网络教育平台界面学习心理思考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学习者”设计

  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界面设计除了网页本身的“形式”、所呈现的信息内容需考虑认知因素以外,有一些因素还与学习者如何看待或者感知所呈现的信息有一定的关系。学习者与网络教学网页之间的交互与学习者个体差异有关,或者与学习者和网络教学网页之间的交互方式有关。

  1.学习者智力

  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设计的本质,是一种非线性的内容组织,而且超链接技术使我们的浏览和搜索进一步强化。学习决策更多是在不同选项或不同路径识别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有研究表明,超链接的浏览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或学习目的的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浏览者智力,因为它反映了学习者在网络教学内容浏览与搜索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意图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有浮光掠影而不是阅读文本、快速的视觉搜索、寻找按钮与超链接、一种不能界定的移动到下一页的不耐烦。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是基于这种交互的,因此这种交互方式或者浏览者智力自然就影响到了学习效果。那些只对网页上内容做浮光掠影式浏览的学习者,可能只能识别术语和总概念,却丢失了概念基础和教学材料具体详尽的内容。[6]

  2.导航与路径寻找

  网络教育平台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学习者迷失方向问题,即网络学习中学习者“迷航”现象。学习者产生迷航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大部分超链接环境中存在大量非结构化的知识;第二,网络学习中学习控制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学习者控制,因而学习者高度控制学习过程。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担,以至于产生了“超混乱”的结果。在几乎所有的网络教育平台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存在学习者因超链接空间探索与信息选择而产生过重负担的问题,从而很容易使学习者感到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并由此感到迷惑。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屏幕设计

  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在设计时,为使网页显得明亮欢快与华丽,以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加了入大量不同的、经常是不易被理解的屏幕元素,这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要求就很高。使用统一的屏幕设计,可以减少学习者用于与系统交互的智力加工的工作数量,从而可以把所教知识的智力加工工作量最大化。

  2.对多媒体元素的设计要求

  若带宽允许,多媒体元素必能增加设计的情趣和个性,否则弄巧成拙,将影响学习者对目的信息的及时获取。如应避免“Gif”图片、Flash动画过大而增加网页下载时间,分散学习者对网站其他信息的注意力。结束语总体上看来,网络教育平台的界面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全面、系统、总体地对网页中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好的网络教学页面不仅要考虑其形式上的精益求精,对内容合理有效的编排也同样重要。只有科学把握网络教学页面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认知心理分析,才能使网络教学平台的视觉设计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进而有效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教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6.

  [2]王静琼.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认知心理学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0.

  [3]徐淑英.CAI课件中动画的运用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2(5):52-54.

  [4]周静,赵志靖.格式塔理论在网络教学页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7):75-77.

  [5]朱世根.格式塔学习理论在教学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9-61.

  [6][美]BeverlyAbbey著,丁兴富等译.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0.

【网络教育平台界面学习心理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对网络教育教师角色与定位的思考论文

2.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思考论文

3.信息管理专业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思考论文

4.OA协同办公平台的建设及实践思考论文

5.网页UI界面设计展望论文

6.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论文

7.电子商务平台的论文

8.关于通信服务平台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