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时间:2021-08-3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

  目前中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如学习方法不良、学习兴趣不高、考试焦恐惧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严重滞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一、厌学的危害性

  1、 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中学生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一份资料显示对一所中学 438 名中学生作调查2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人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上学。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厌学思想的学生比率还高。这说明存在厌学思想的人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2、 厌学具有一定传染性。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 18 岁以下自制力较差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但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同学使厌学面呈扩大趋势

  3、 学生的厌学将导致教育质量滑坡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产生不良影响。中学阶段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不打好基础怎么能成长为建设国家有用之才呢

二、厌学的表现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仅表现在对学习的行为、态度上而且表现在对学习认识、情感上并在成绩的变化中再现出来。

  1、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

  2、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 · 爱德华孕育在线咨询 · 意外怀孕她该怎么办 · 大渝网健身美容俱乐部 · · 协和助你快速怀孕 · 输卵管不孕治疗方法 肛肠疾病免费咨询 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三、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

  1、 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 “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 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 自己承担“伴读” “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 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

  ①中学课程和内容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设计的教学要求偏难偏深有些教材内容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②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 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③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一些学校只重尖子生学习较差的学生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尊重、关心和耐心帮助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越厌学越差。

  4、 学生自身的因素

  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

  ②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四、厌学心理的消除对策

  要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 1、 作为学校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变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 要进一步进行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3、 教师要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压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师应增加感情投入以情育人。教师一般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对学生来言高标准、严要求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造成师生间情绪的对立。因此不妨降低一些要求增加一些感情投入给学生以信任、好感在评价时多一些肯定色彩。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爱心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

  5、 作为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

  在当前中学生中,多数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是非观念是好的 这是一种自我意识成熟的表现。 然而厌学的现象也较为突出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

3.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论文

4.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相关论文精选

5.数学小论文初中

6.初中思品小论文

7.201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8.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