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下的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创新创业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研究

  通过上述对现今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传统工艺教育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创业理念给了我们启发。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阐释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概念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综合概念。创新教育即指“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完善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则是“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通过开发、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须的知识、精神、能力和心理品质”。但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上述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它表达的是在以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基础上,通过理念渗透,融会贯通形成的一种与现今时代发展相吻合,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新理念。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说明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达成共识。

  (二)创新创业理念和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创新创业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理念为高校完善其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评价体系、联动体系提供思路和实践经验,这就为在创新创业理念下开展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能性。1.创新创业理念促进高校传统工艺学科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创新创业理念是推动高校传统工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其完善传统工艺学科体系的重要载体。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以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学科建设中,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建立以传统文化素质的养成为基础,以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关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科体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创新创业理念促进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断健全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人才评价机制中,首先有助于确立正确的评价取向:既看到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帮助,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创新思考的精神;其次,有助于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创新创业人才评价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突破以往高校数据化、锦标化、能力化的片面束缚,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再次,有助于确立长期的评价机制: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高校传统工艺人才评价现行机制中大学四年的时间知识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冰山一角,引入创新创业理念的纵向评估指标,将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细分为几个时段,每个时段分别评价不同的内容,以便准确地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3.创新创业理念有助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联动系统确立从近几年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来看,高校、社会、家庭等要素的联动系统并不健全,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促使高校加强与社会、家庭等之间的联动,一方面企业为高校提供市场导向、实践岗位及技能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而高校、企业、家庭等之间的联动也有助于高校在传统工艺专业培养过程中不仅是传承旧有的传统工艺,更是根据社会、家庭的联动,不断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满足当代文化的需求,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培养创新独立的传统工艺人才,继承和发展高校传统工艺。

四、聚焦: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彰显的创新创业理念下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自2015年引进杭州市杭绣唯一传承人赵亦军为起点,建立杭绣名师工作室。三年来,刺绣名师工作室成为传统工艺企业与教学界有影响力的创作与实践团队,培养了一批对刺绣工艺产生研究兴趣,掌握其基本技能并立志要从事相关产业的学生,而杭绣这一传统工艺也扩大了其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钱江晚报》、浙江、在线等媒体以杭绣传承、工作室建设等为内容加以报道。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这一使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并有效保障其传承的举措,正是体现了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其做法值得研究和鼓励,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举措:

  (一)创新传统工艺学科建设体系

  工作室模式是一种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反映在学科体系建设上,首先,它打破了高校传统教学的束缚,而是采用了模块教学。目前,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的模块教学分为“传统人文美术教育”、“工作室专业基础教育”、“工作室专师专项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育”四大模块。各模块在教学中结合校内外的创作任务,在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促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工艺创作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在师资建设上,除了高校专业师资外,名师工作室特聘赵亦军大师到校成立工作室,实行小班化教学,一方面赵老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到学校传授技艺,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校内布置工艺名师工作室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专业教育;再次,工作室以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并且注意在完成项目步骤的关键节点处,传授相关技艺知识,帮助学生实践操作中不断进步。

  (二)创新传统工艺人才评价体系

  工作室模式的人才评价体系也秉承创新创业理念,学生除了要求须修完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的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之外,还鼓励学生到相关行业企业实习和访问,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对接,尤其是工作室的对接企业,学生可以接受工作室的培养,毕业合格后进入企业工作,以在行业的持续发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

  (三)创新传统工艺联动机制

  工作室从建立初期就与钱江学院、杭州市教育局、杭绣传承人赵亦军大师签订了协议,建立了联动机制。根据协议要求,市教育局落实工作室项目扶持经费,并加强对工作室的指导和监督;赵亦军老师提供人才培养的专任教师师资保障,并明确各阶段项目制教学的落实,组成杭绣工艺技术学习队伍,开展一系列杭绣阵法、技术训练;学校作为工作室的责任主体,有计划地建成杭绣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和推进杭绣专业教学,培养杭绣工艺人员。三者联动,保障了工作室模式进行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五、结语

  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以刺绣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开展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个案,借助对创新理念的梳理,我们发现在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现有的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社会、学生的需求,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以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突破束缚,以期更好地实现传统工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大陆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之传承方式困境与创新.观察与思考.2001(1).

  [2]叶圣燕、贾礼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3]张澍军、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光明日报.2013-03-14(11版).

【创新创业下的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论文

2.绩效管理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创新论文

3.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4.高校创新型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5.论努力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6.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7.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8.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