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有线传播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中国有线电视实现联网的背景、现状、动因与效果。分六个部分:一,联网的有线电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二,我们“铺”到了哪儿;三,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迟;四、脚下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五,规矩产生秩序;六,或许是榜样。

  [关键词]有线电视;联网;秩序

  “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权威人士透露,在今年上半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设的全国有线电视将按期真正实现联网。这样,随着各省市有线电视的全面联网,电视节目频道将增加到200个左右,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将被拥有超多频道彩电的广大消费者所享受。”(《北京青年报》2000年2月17日)

一、联网的有线电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今天的中国人对卫星电视已经不太陌生了,住在东北农村的农民们也可以看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节目,甚至西藏电视台的节目。人们只是在缴纳有线电视费的时候会偶然想到,原来在收看各地卫视节目的时候中间还要经过有线网的转播,虽是如此,人们还是不太容易认识到有线网的威力,因为人们判断时往往将有线电视网与有线电视台混为一谈,有线台的节目可想而知,所以各种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当人们从一个网络的角度来审视这张电视网的巨大潜能的时候,发现可能是惊人的。

  今天的人们对网络的概念不会太陌生了,INTERNET带给了人们对于网络的最初的认识。而有线电视网,在性质上是与INTERNET的网络系统相似的,不过威力却大得多。由于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光缆与同轴电缆混合网(HybridFiberCoaxialCable,缩写为HFC①),其带宽可达550~750MHz,能同时传输60~90套广播电视节目,若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则可传输300套左右电视节目。上面《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就是基于HFC的这一特殊的功能。

  除了能够同时传送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之外,很实用的通信技术也将随着有线电视的联网而实现,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电缆电话(CablePhone)、准视频点播(NVOD)、会议电视、数据广播、图文电视、电子自动化抄表和家庭保安监控、证券交易系统、远程教学及医疗等。这些功能也都是由于,有线电视网使用的是人们普遍称为宽带的传输线路(因为要传输图像信号),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远远超过了仅仅传输数套电视节目,所以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利用很需要人们的想象力。

二、我们“铺”到了哪儿

  上面简单地介绍了有线电视网还未被开发的巨大潜力,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所有功能的充分实现,还必须仰仗有线电视网络的大范围连通,而联网这件事,我国有关部门还正在进行当中。

  我国有线电视网现状是:一方面,有线电视的网络建设进展得相当快。另一方面,建设与联网进行当中又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9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有线电视。到90年代末,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目前,全国有地市以上有线电视台22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39座(含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已达3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7000万,并以每年500万至1000万的速度增长,覆盖人口超过2亿,有线电视的入户率达到了17%,超过电话的入户率(9%)和计算机的入户率(1.2%)。有线电视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百姓网”。按我国广播电视“九五”规划,提出覆盖率的目标是广播85%,电视90%,2010年目标均为95%,到20世纪末应达到我国人口总数35%左右,约1亿户,成为世界上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②

  我国的有线电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颇具规模,但是网络的发展很不平衡。由于中国有线电视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滚动发展的道路,使之按地域分割成2000个以上大、中、小型单项传输网络。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信息所事业发展部近1年来对全国221家有线电视网的调查表明,国内的有线电视网多为2万户以下的小网,20万户以上的网络不足10%,百万户以上的大网屈指可数,在调查的221家中仅有1家;此外,按网络用户数范围平均值计算,不足10%的20万户以上的网络占了用户总数的50%,说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主要集中在城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布局很不平衡,地市级网络规模大用户多,以HFC网络结构居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县级网络虽然总体数量较多,但网小用户少且网络结构落后,农村仍是有线电视的空白区。③

  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除了正在加紧建设之外,先局部后全国的有线联网工作也正在进行。目前邮电部门已建成多条SDH通信骨干网络,可以满足数据和话音全国联网的需求。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提出了有线电视广播规划草案,规划目标在1999年完成全国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工程,分五个层次建网。第一层次为国家干线网,分东南沿海环、西南环、西北环和东北环四个环路。第二层次为省级干线网。第三层次为地、市级干线网。第四层次为县级网。第五层次为HFC接入网。国家级干线网传输采用SDH体制,实现国家级两个平台。A平台——广播电视平台:2005年传送100套电视节目,100套广播节目;2010年传送200套电视节目,200套广播节目。B平台——综合信息平台。今后邮电光纤网和广播电视光纤网必将组合成一个综合信息网。总之,用户只要接上一个网就能得到所有的'信息。④

三、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迟

  普通的观众对有线电视的关注大部分来自于:有线电视的联网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大家自然觉得:联得越快越好,可是事实往往牵扯了太多的利益与关系,使得有线电视网的联网过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与困惑,能够想到的阻挠与困惑就有:

  1.我国以省市为单位的电视台在自己的运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节目资源有限,各电视台的节目内容没有突破,全国的各个电视台内容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这个问题在全国人民看到全国的电视台一起“上网”的时候,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两百套电视节目,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存活下去呢。目前可以看到的二三十套节目中已经有很多是人们很少光顾的了。到时候免不了要“优胜劣汰”一番,那么,“剩”谁“汰”谁,中间肯定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与权力,其阻力可想而知。这与两级办电视的情况相似但更复杂。两级办电视已被中宣部提出来了,可是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尤其是转播过程中关于利益的分配上,还没有相关的合理的规定来限制。

  2.网际争霸。中国目前除了有线电视网外还有另外的两个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垄断经营,大发横财之后,终于有一家“中国联通”可以在法律上与之竞争,可实际上其垄断的统治地位仍没有被根本动摇。计算机网这5年在中国发展很快,每年上网人数都呈几何数字递增(专家的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上网人数将达到一千万),中国的电信网发展得早,资金雄厚;计算机网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势头很强劲,两者都虎视眈眈,瞄准了有线电视网的宽带资源,这种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好在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对于几大网的发展,控制得比较严,在没有出台相关的有线法的情况下仍对其实行保护政策,不过,这种情况如果不尽早解决的话,中国的有线电视网很可能在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被其他两个网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