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能力提升计划(2)

时间:2021-08-31

  团队能力提升计划2

  做为曾经的现行体制教育内的一名教师,除了写大纲要求的教学计划和科室工作学期计划外,个人方面对未来没有做过整体书面规划,有的话也是心里想着,今年我要干什么什么,完成某一个成果或写哪个方面的论文。尽管这样,最后发现基本上也完成了。虽然是完成了,接触新教育以来回看这些“成果”,除了14阳历年的最后一天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拿下属于史上难度仅次于成功入读今日学堂的驾照外,其他的实在是没有价值。感恩新教育,让我感受到生命成长快速期在接近不惑之年到来;感恩新教育,给了我智慧和力量开创了人生的好几个第一次。15年到来前,开始我此生第一次个人和团队思维提升规划。

一:个人思维提升规划。

  1、心理方面:

  A、转变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B、借助力所能及的机缘汲取营养。

  C、从匮乏索取者成长为分享者,再争取升华为富足的奉献者。

  2、加强内功:一门深入,多方协助。

  3、身体方面:秉持“剩者为王”的目标,规范作息,锻炼身体。

  4、行动方面:将所学落地,知行合一,做掌控者。

二:团队能力提升规划。

  1、制定和规范团队提升计划,并严格执行。

  2、根据吸引力法则,增强团队战斗力,吸引认同新教育理念的更加优秀的师资、家庭和孩子的加入。

  3、为得易家塾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

一、个人思维提升规划。

  1、心理方面:

  A、转变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消极为积极。

  以往的思维模式是被动的,尽管也取得些小的“成绩”,那是我运气和福气还算不错,搭上了顺风船。天上掉一次馅饼是可能的,但第二次的几率很小。从当下开始,从关系到能力提升上,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比如:夫妻关系,转变传统的女人是柔弱的、顺从的观念,而是以一个创建者的身份营造我所向往爱人又欣然接受的境界,而不是被动接受和抱怨来自双方原生态家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亲子关系中,转纵容或控制为尊重前提下的有原则的柔和地坚持。由近及远,将以上关系的修复和完善推而广之到团队、家塾孩子和亲朋好友身上。

  B、借助力所能及的机缘汲取营养。

  心有所想,行有所为。14年由于内心对智慧和能量的极度渴望,校长的课程还无缘去上的情况下,另一个机缘参加了清华大学李林曦教授的“幸福活出来”两天一晚的幸福生命体验之旅。随即又经过努力报了15年李教授的——家庭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15年,同时学习今日学堂心理行为调整方案和李教授的“幸福领袖”课程。最少参加一次新教育线下交流会。

  C、从匮乏的索取者成长为分享者,再争取升华为富足的奉献者。

  从心理上转换总认为自己很匮乏的思维,这个世界原本是圆满和富足的,我们每个人也是本身智慧具足和圆满的。定期组织和举办读书会、幸福成长和新教育交流会。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勇敢;财布施,得财富。在智慧、能量和财富的流动中成长为富足的奉献者。

  2、加强内功,一门深入,多方协助。

  继续深入学习《道德经》;通过马云演讲,学习今日学堂思维和写作课程;学习今日学堂电影课讲记,最少讲2次电影课;泛读校长推荐书籍。

  3、身体方面:秉持“剩者为王”的目标,规范作息,

  清醒认识自己,做为女人的关注点和价值在哪里。当以追求智慧为目标时,越老越有价值,越老越有智慧的目标的实现只能依赖健康的身体以及活的更久些。内在追求的“智慧”就外显为“剩者为王”。与家塾全体家人一起规范作息,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坚持学习和练习内家拳。

  4、行动方面:将所学落地,知行合一,做掌控者。

  知道的未必能做到,做到的未必能长久坚定不移地做到。战胜情绪和行为的反复,真正将所学落地,知行合一。做真正的掌控者。

二:团队能力提升规划。

  一个人走不远,一群人才走得远。在个人能力提升的同时带动团队的提升。在家塾现有孩子的基础上,不扩大招生,着重打造团队力量。

  1、制定和规范团队提升计划,并带领严格执行。

  每人从心理、身体到行动上制定个人提升计划。并根据自己目前所长,至少再选修一科专攻;深入学习今日学堂心理行为调整方案;定期读书会,一期一人组织,并写出读书新得和感悟;深度改写至少2篇淸一博文;举办新教育交流会。

  2、根据吸引力法则,增强团队战斗力,吸引认同新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家庭和孩子的加入。

  新教育师资稀缺,在增强目前团队能力的基础上,吸引更加优秀的师资、家庭和孩子的加入。

  3、为得易家塾培养年轻的更加坚实的后备力量,为大班学生争取入读今日学堂的机会,备战今日学堂考试。

  20**年,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方向正确,用坚持和不断地调整纠错和提高,走出一条路。

  全新的开始从当下起。

【团队能力提升计划】相关文章:

1.团队能力的提升计划

2.能力提升计划

3.能力提升的计划

4.会计能力提升计划

5.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6.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7.就业能力提升的计划

8.专业能力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