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农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论文(3)

时间:2021-08-31

3 回国开展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坚持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课堂上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毫无动力和信心,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有兴趣,就会在课堂中学习情绪高涨,在课下积极思考和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能主动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这是梅西大学教师们擅长的教学方式,也是国内教师最为忽视的一点。

  国内农业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普遍还是采用大班上课,以教师为主的“灌输讲授式”教学模式。如今大部分教师都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枯燥无趣的讲授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对上课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掌握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是改进国内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们在上课时应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利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言[4],巧妙地将理论与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想听了,学进的自然也多了。

  3.2 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将解决方案回到实践中去 我们将带领学生到农场实习,了解农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学生们看到的问题,调整课程设计与知识结构,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逐步传授理论知识,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整,不需要特意设置课堂问题,同学就可以根据农场所见对老师授课内容提出疑问,老师针对这些疑问进行解答。在上实践课程中,让学生提出农场种植方案,利用作物生长模型来验证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让学生制定一套适合他们自己家乡的最优种植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以实际问题为学习导向,利用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回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就有了很好的认识,对学习课程的作用有了更好的定位,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有了现实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3.3 提出实际生产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会 在梅西大学很多课堂是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回国后我将在课前发邮件给每个学生,针对下节讨论课内容提出5~8个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将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位学生通过查资料主动学习思考他们组的问题,带着查阅的资料到课堂,课堂上同一小组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将问题的答案汇总,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给全班同学解答该组问题,其他同学补充该同学的内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直至问题解答完毕。以此类推,每个组都如此完成汇报,老师最后针对问题进行补充、答疑,完成课堂讨论会。该方法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能力,同时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只要掌控课程节奏,就可以保证学生充分思考和解决很多问题。

  3.4 深化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带领学生亲身参加种粮大户的生产实践,而不仅仅局限于试验田。试验田一般精心管理,学生很难发现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未来农民的种植面积将大幅度扩大,基本在百亩以上,不能再将学生的眼光停留在几亩田的尺度上,而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视野,看看种粮大户如何管理上千亩农田,且保证盈利。并能让学生对如何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帮助种粮大户提高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在我校,农学专业的学生有许多是定向委培生,深化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回到工作岗位直接帮助当地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样,这对非定向生的好处也是相同的,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结语

  6个月的研修生活,让笔者能够深入的了解了新西兰的教育体制及教学现状,学到了很多与我们国内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梅西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丰富完备的教育资源,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尤其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国内农业类高校借鉴和学习,我们应该学着将梅西大学所代表的西方教学方法与我国的教学方法相同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改进成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和环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张维宪.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3):73-76.

  [2]苟惠天,薛慧文,孙晓林.我国与新西兰农业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农林教育版,2016,18(4):11-14.

  [3]刁明,蒋桂英,王江丽.《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z1).

  [4]李伟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农学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6):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