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农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2 教学反思

  通过这段时间在梅西大学的观摩与学习,笔者将梅西大学教师的教学法与国内我们教师的教学进行了多次比较,并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意识到了我们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

  2.1 我国的实践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新西兰每年有3个学期,其中第3个学期是实习学期,每个学生可以自己联系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地点进行实习,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实践。新西兰的实习从大一就开始,有利于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带入课堂,同时提高学习兴趣。而国内没有一个固定实习时间,课程安排的过多,实践机会太少,而且我们的实践时间基本集中在暑假和大四下一学期,更多的是学生去找工作,而且并不一定是与专业有关的实践,对实践方面并不重视。

  2.2 各专业课程实验之间、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不够协调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很多问题单一学科无法解决,而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新西兰在这方面做得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习土壤肥料与环境这门课程,发现很多问题涉及土壤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各专业课程之间需要建立很好的联系。另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不够协调,国内教学往往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且国内教学普遍现状是老师一人讲然后安排相关实验,并且安排的相关实验并不多。但我们在课堂授课时,没有从实践出发,造成学生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而去实验室做实验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是课堂上已经讲过的内容。在梅西大学,去实验室做实验,老师很少再去讲解理论知识,这是因为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已经介绍了相关实践应用。

  2.3 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缺少覆盖面宽的跨学科实验 国内教学不同课程安排的实验有时内容相似,学生做了一些重复实验,这要求相关课程的老师要协调好实验内容,避免重复。很多课程在设置实验的过程中,更多是考虑该实验的可行性,往往规避一些跨学科的实验,这其实是错误的。梅西大学的实验设置,充分考虑学生技能的提升,只要是重要的实验一定会安排。这需要我们任课老师和學院学校充分协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跨学科的实验。应建立全校性的实验平台,供各学科的学生充分实践。

  2.4 综合性实验安排较少,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国内实验过程中,我们更多是介绍实验步骤,学生直接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不会认真去了解实验的原理,因为根本不熟悉相应的内容,并且与实际生产脱节,因此学生缺乏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梅西大学实验课之前,老师会把所有的实验内容提前一天发到学生的邮箱,学生提前预习第二天的实验内容,实验课上直接进行实验,老师只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疑问,并且有3到4位老师同时负责不同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5 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少,对于理论知识应用了解较少 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教育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我们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出来的下一代不应该是只待在教室里为了期末考试而死记理论知识的书呆子,他们更应该具有实际的行动能力,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套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更应该懂得思考,知道如何去创造更好的事物来改进生活。

  农学专业的教育更是如此,农学是一个应用型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在相关课程上要为学生安排的教育,不能一昧地在课堂上只是对书本上有的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是为了实际的农业生产生活进行的相关实践教育,适当合理的实践实习也极其重要。要使农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将来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真正的使用到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而不是觉得我们的教育毫无意义。但是这种“生活教育”正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想要达到这样的成果除去学生自我需要的灵动能力以外,同时也需要我们老师秉持对学生有现实意义培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模式。endprint

  相比之下,梅西大学农业类课程对实践教育就比我们重视多了。例如《Pasture and Crop Agronomy》(牧草和作物农艺学)这门课程上,他们就安排了多次与牧场经营管理相关的实践任务,包括肥料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和测算方法、储藏作物产量计算、牧场补饲量的测算、奶牛场的现场体验等,使学生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的实际操作中。除此之外梅西大学的第三个学期都是实习学期,新西兰的实习从大一就开始,有利于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带入课堂,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十分重视课程知识的实践,例如我们上的土壤肥料与环境的课程,是针对高年级的应用性课程,在理論课堂上,很多现实的问题贯穿于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很多问题,老师能够根据理论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很多现实问题有深刻的了解。这门课程还有一个应用软件,是专门在实验课中应用的,这个软件主要用于肥料管理、分析N、P、K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并将所有要素用软件模拟分析,制定最优牧场管理方案。通过该软件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一个农场的最佳肥料使用方案,分析了不同的农业措施可能对农场收益及给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就帮助学生进一步将课程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综合考虑农场主可能遇到的全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对农学学生的培养,完全有条件按照他们的培养内容一样进行实施教学,比如农业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存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上机实践培训。农业信息学这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更新快,这要求教师注重基本原理和新技术应用,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加入很多现实问题,告诉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会产生大量的问题,老师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回答,充分发挥创造性,鼓励和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和总结,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自我发展能力[3],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对理论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另外在上机实践课中,可以通过几个农场主或农田大户的实际生产中的经验和生产中的问题,设置上机实践的题目,学生分析问题,根据问题学习作物生长模型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解决农业生产中问题,一方面这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模型,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农业实际生产有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