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管社区管理模式思考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镇管社区”工作推进中的不足

  1.责权关系还不够明晰。嘉定新城(马陆镇)社会管理事务繁重,作为镇派出机构,社区不具备具体的执法能力,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一些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权利,如城管、房管、工商等还都属垂直管理,突出矛盾往往要通过且只能通过综合执法模式才能解决。无论是垂直管理还是综合执法,都造成了条线部门与职责不清,许多工作推进效率不高。

  2.职能分配有待梳理。从转型期实际情况来看,社会自治能力还未达到较高水平,“镇管社区”中“社区管理、居委自治”的理想运作模式无法实现,各项治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政府(社区)主导并提高在基层的行政执行力,推进落实。只有当居委通过实践完全具备了成熟的治理能力,政府(社区)权利才能得以自然退出。

  3.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运行中,虽然社区配备了对应的管理、联勤人员,但既要完成大量上级部门的行政工作又要落实“属地化”辖区日常事务,力量上仍然较显薄弱,仍然将大量行政工作直接布置、落实到居委、筹建组,自治发展受到制约。

四、完善“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建议

  1.党建引领,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政治保证。社区党建全覆盖是市委对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镇管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党建工作始终是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一方面,“镇管社区”是在区、镇两级党委的指导下探索的一条适合城郊结合部区域需求的社区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在“镇管社区”探索实践中,通过“党建引领”,充分整合政府、条线执法部门、社区、居委等各方力量,进一步清理完善网格化和大联动大联勤边界和操作流程,更好地推进工作、达到效果。

  2.完善职能,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有效途径。通过重新对社区、居委的事权进行划分,实现“镇管社区”双重目标:政府层面,能够形成高效快捷的社会事务管理、处置机制;居委层面,剥离部分行政职能后,致力发展居民区自治建设,同时尽量避免过度期中出现的居委职能边缘化、空心化等现象。在进一步梳理、分配社区、居委各自应承担的职能时,即要抛开居委行政化的传统思想,也不能完全排斥政府参与,根据目前社区功能实际情况和居委自治能力和水平,建议梳理分配社区、居委各自应承担的管理、自治工作梳理。

  3.多措并举,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力量保障。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实现长效常态管理。建立完善明确规范的工作制度。重点包括设岗定责的“事权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和复杂疑难问题或直接解决、或归口办理、或协调整改、或重点督办;建立完善依法、有序、高效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经常性教育培训引导机制,全方位社情民意传导机制,跟踪协调落实整改机制和绩效督查评比反馈机制;建立完善便捷惠民的服务制度。采取“多元化平台,组团化服务”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方面加强社区警务室、联勤站、党员议事点、文体分中心等载体建设,构建起民情信息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舆论宣传网,帮扶救助网等,另一方面以责任区块为单位,组建专群结合的管理服务团队和志愿者队伍,推行“主题化服务”,大力开展走居入户、家园自治、群众文化等各类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二是健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与实现扁平化管理条件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及管理的能级要求,根据社区标准化建设管理的规范要求,按照“财权事权对称、分级负担”的原则,科学分析公共管理的投入结构和资金需求,核定各类政务、事务、居务的支出定额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基本运转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社区服务分中心规划建设。对接新城核心区西区七大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加快软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大技防和信息化管理力度,为开展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场所,在解决好“物”的依托的基础上,聚焦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社区的综合功能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在充分利用好、培养好、使用好社区一线工作人才的基础上,坚持“用环境吸引人,用政策激励人,用事业留住人”的方法,为一线干部免除后顾之忧,社区管理班子成员薪酬参照村管理班子成员。加强对社区管理班子成员、社工、居委干部以及各类协管员的教育培训,补“长”能力短板,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社工队伍,以适应新城管理运行的客观要求。

  4.虚实结合,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多样化渠道。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嘉定新城核心区西区范围内新建社区目前的基本职能应以管理为主,并已通过前期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等方式,做“实”了社区层级。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城市人口大量导入,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民主自治等方面需求必将不断上升,对此,在做实“镇管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尝试政府购买服务、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发展共商共治机制等,做到下沉行政资源、充分给与社区财物人权、补充管理力量,确保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和政府管理成本的动态平衡。

【镇管社区管理模式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对信用评级的思考监管论文

2.多校区高校管理模式的再思考论文

3.会计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

4.电子政务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5.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6.高校管理模式论文

7.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性思考论文

8.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