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牧医专业多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3.项目研究结果统计

  3.1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知识技能掌握更为全面;通过调查统计,试验班级牧医0551、兽医0731的学生相比对照班级牧医0552、牧医0731更多的掌握职业技能,同时为了更好地学习技能,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能自主地学习探究技能的理论支持点,通过教科书、网络、相互交流来增加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牧医专业的职业教育目标,树立正确专业思想,专业学习兴趣浓厚。

  相反,对照班级学生,多数对畜牧行业生产感到陌生和抽象,无法将课堂教学的知识和生产技能有机的联系起来,机械性记忆,掌握知识不牢固,丧失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无所事事,少数同学转移兴趣去玩电脑手机游戏或上网聊天。在毕业生产实习中晕头转向,不能提出观点见解,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机械性执行,不受生产单位重视。

  3.2实习中行业技能的掌握;实习中,试验班级学生能正确掌握牧医专业的多项主流操作技能,通常在一个工作所需能力掌握后,调换工作种类,再次完成新的技能要求。而对照班级相比之下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前期强化训练,需一定的时间在某一工作单位感受熟悉企业生产环境,不理解生产中主要技能的意义和操作,掌握工种和技能较少、不完善,就业时不适应,频频更换单位无法适应。大多只从事低层工作,有的只能从事饲养员工作,有的干脆转行。 3.3独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在试验班级实习调查中,实习单位反映,试验班学生普遍存在实践操作能力强,深刻掌握理解畜牧生产技能,并能举一反三,达到了能力升华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后的试验班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为从事畜牧行业工种多样,掌握技能较全面,个别的在没有毕业时就被实习单位确认留用。

  3.4技能测试;学生在毕业前的职业技能测试中,试验班级的学生表现积极,成绩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10月份的全国首届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试验班级有4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执业兽医师和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而对照班级无一人通过。

  截止2011年1月,对毕业后兽医0731、牧医0551试验班和牧医0731、牧医0552对照班不追踪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表1毕业班级相关数据对比

4.结论

  多技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牧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数据统计来看,试验是成功的,试验班级和人数达到一定的样本规模。统计数据表明,试验班级的成绩、技能掌握、就业岗位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班级,达到职业教育目的,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深入课题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牧医专业学生的多项实践技能,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我院牧医专业学生进行在校教学和现场操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多项技能培养模式研究和探讨,使学生掌握目前畜牧业生产中主流应用技能,进一步探索更适合牧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利前,张京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职业院校牧医专业多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工学结合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

2.关于工商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3.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4.我的牧医作文

5.“医体结合”课程方案的构建与实施论文

6.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7.畜牧兽医论文

8.机电技术工学结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