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第一篇:高职院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院校的部分学生以及他们的实习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进行研究。对部分调查对象采用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相关系数(r)分别是领导问卷r1=0.851,pG0.01;学生问卷r2=0.907,pG0.01;职工问卷r3=0.829,pG0.04。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具体实施时,发放领导问卷21份,学生问卷875份和职工问卷182份;有效率分别为94.3%、87.6%和83%,符合研究要求。运用Excel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体育物质文化融合方而,85%的受访校、企领导,67%的受访实习生以及63%的受访企业职工都趋向于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给实习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体育场地(比如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内乒乓球台、健身房或者台球桌等),学校利用教学资源给实习学生准备一些体育器材(如篮、排球、羽毛球拍及跳绳等),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体育文化知识,结合企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特点,制作各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体育文化宣传海报、标语及报道栏。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学生、员工积极参与为形式,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企业体育物质文化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三、体育精神文化层而的融合

  1.企业体育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结合有意义的节日或内部选拔赛等,利用若干天的时间,开展全员参与程度较高的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等专题性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经过调查可以分析出:各个企业基本没有组织体育活动的专门机构,规模大的企业由工会组织负责,小型私营企业基本都是办公室代为管理或组织。调查得知大多数企业每年举办一次单项体育竞赛活动,举办两次以上的都很少。这些单项活动主要有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基本没有组织像田径运动会、综合性体育趣味比赛之类的参与性更广泛的综合性活动。少数企业会定期请专业老师做体育知识讲座,活跃一下企业体育氛围。由于对各项体育活动宣传力度有限,使得大多数实习学生和职工认为本企业没有体育文化氛围或者体育传统。学生们就像一粒粒鲜活的种子,通过实习学生逐步把体育的生机和文化底蕴带入实习企业,让企业贫瘠的体育土壤,逐步的焕发新的生机。因此,在体育精神文化层而,企业应该加强和学校的交流合作。

  2.在体育需求层而上,实习学生和企业员工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实习学生的体育需求大于企业员工,特别是在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方而,学生明显的高于企业员工。这一方而和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另一方而是由于学生多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对机械单调的生产生活厌倦情绪强烈,希望通过体育去调节,而企业员工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己经逐步适应。因此,对通过体育调节生活状态的欲望不高,基本处于观望态度。学生更愿意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去增强自己竞争与协作精神。而企业员工表现的态度多是一般,参与意识不是很强。所以说,我们要通过校、企在体育精神文化方而的沟通与合作,来满足实习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体育需求,培育出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优的高效率员工。校企之间通过各项体育活动的交流,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实习环境同时,也使企业的体育文化氛围得到改善,实现“双赢”。

三、结论

  1、校、企体育文化交流函待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和学生实习企业之间在体育文化的合作交流上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在企业体育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企业体育制度完善、校企体育精神文化交流等方而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2、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在体育文化各层而互相交流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很愿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一定的体育锻炼场所,学校也乐意在体育器材上而给予必要的资助。学校要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快乐的体育锻炼和实习环境,体育精神文化方而的交流将会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核心。

  3、企业缺乏专业组织,活动少,满足不了需求学生实习企业在每年组织体育活动方而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大多数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机构,从而导致体育活动组织的次数少,质量低,参与范围小。然而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体育需求都是比较强烈,如果这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到实习学生、企业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篇:农村体育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一、现状调查的具体表现

  1.农村村委不重视

  在农村,不仅是在河南省不同地域的农村,在全国的农村都有这个现象,那就是大力发展经济,而对别的方面不大重视,导致很难发展起来。对村委工作的考核几乎也是用济效益来衡量,因此体育文化事业更加得不到重视,因此也谈不上在这方面资金的注入,对体育文化建设也没有系统的规划,而是任其自生自灭,有所发展固然好,发展不下去也没有去管理。在农村,几乎看不到任何公共体育设施,除了当地小学里有一些如兵兵球台、篮球场等的设施,而学校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就算开放,村民一般也是没自备有体育器材的,这足见村委的不重视,对体育文化建设不上心。

  2.村民无体力无心力顾及体育锻炼

  在农村,村民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日常生活中会比较疲惫,对比城镇来说生活压力较大。调查显示,大多数村民在劳动过后都会选择轻松愉快的休闲方式,其中包括串门聊天、看电视等,是几乎不用花费气力的方式。另外,大多数时候劳动时间较长,特别是农忙时期,根本无法顾及体育锻炼。村民一方面为生活奔波;另一方面,为子女教育问题困扰,双重压力下,不仅身体健康有所影响,心理上也不轻松。

  3.农村休闲内容单一

  农民的休闲时间不多是一方面,而农村休闲内容单一又是一方面,这更使得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农民就更加不晓得选择怎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去参加。根据调查来看,农村休闲内容单一且休闲的方式有点低俗,来来去去就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下棋等,下棋的多是老人,此外,老人几乎没有什么体育文化活动,电视又看不懂。看得出,闲暇之余,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休闲娱乐方式不够科学、健康。

  4.村民缺乏健康意识

  在农村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年轻时候健健康康,没病没痛,但是一上了年纪,各种毛病层出不穷,这与以前长期不注重身体锻炼有非常大的关系。由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一时之间并没有体现出来,长年累月周而复始,量变导致质变,身体一旦达到不能承受之重就会出现问题。健康不是病了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有些病不是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的,尤其是长期积累导致的疾病。健康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去保持身体的健康。

  5.村民交往圈子小,交流方式单一

  不同的地域,但是在农村,大多数人的交往圈子很狭小,局限于邻里之间,而交流方式也仅限于如下几点:串门、打牌打麻将、招呼一群人一起喝酒。而有些会玩手机玩电脑的年轻人,空闲下来许多人会选择上网聊天、玩游戏,这绝对占了他们大多部分的空闲时间。对他们而言,可供选择的交流方式很少,其实,体育运动是一项很好的交流方式,能够使得身体肌肉彻底放松,运动过程有竞争有合作等运动精神,这会大大丰富他们的内心,利于互相之间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

  6.村民消费观念落后

  村民消费观念相对落后,消费方式也也很陈旧很单一。在调查中,农村家庭支出主要包括如下:日常生活吃、穿费用,农业所需成本,子女教育费用。而用于体育文化消费的很少很少,用于购买有关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方面的书籍更是寥寥无几,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几乎没有,都是生病了才去看医生。这样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对于农村的全面发展也是弊多,说得严重些,他们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却没有学会享受生活,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只有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在吃穿住行解决之后,怎样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他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