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的研究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改善方案

  1.建立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机制,加强宣传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部门应该各司其职,不要全部集中于经济建设,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高度重视,把它归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一部分,建立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机制,真正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去实现它。村民健康意识薄弱,这更需要相关部门广泛宣传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和作用,大力普及体育健身的常识,推广体育健身的正确方法,强化宣传工作。现如今,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农民身体素质较低,农民渐渐富裕起来,对于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也在增强。在闲暇时间特别是在节日期间,应该拒绝打牌赌钱、酗酒等低俗的有害身心健康的方式,若能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引导村民走向科学、健康的休闲方式和交流方式,这需要领导者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机制,在适当的时期制定体育文化活动策划,真正去落实。

  2.提倡全民运动

  在很多农民的意识里,参加体育活动的都是学生、年轻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健康就像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上到老年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小孩子,都应该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体育运动。强化农民的健康意识,提倡全民运动,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低俗的休闲方式,让村民意识到,体育文化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奔向小康生活的一个体现,不要以为农民不需要体育锻炼,平时本来就已经体力劳动了,体力消耗和健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体力消耗等同于健身。全民运动或许很难实现,但是必须有这种意识,它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看到小孩大人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这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很强大的鼓励,容易激发人们一同融入体育文化活动的欲望和热情,人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一个人带动另一个人,互相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全民运动设想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3.加强体育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从体育文化活动的缺乏到致力于这方面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体育文化工作队伍,这是无疑的,否则人们健身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障,有时候与其盲目地健身会适得其反,不如不健身。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每个新农村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一批体育文化工。

三、总结

  概括来说,调查表明,毕竟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相对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体育文化建设并不像城市那么容易,但是只要针对新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正确的对策去改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成效。

第三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一、开发校本课程,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学

  1.1中小学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原则中小学进行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并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全部发展可能性和潜能的全面发掘,是学生在智力、体力、品德和美感上的全面成长。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可见,对中小学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中小学进行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与教师业务水平相匹配,便于教师实施体育教学。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业务能力对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这种教学业务水平的差异,要求在尝试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充分考虑本校教学资源及教师业务能力现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既要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学校传承,又要顾及教师的感受,让体育教师在能力范围内,精神愉悦地做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各课程的教学及指导工作。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达到其教学目的,才能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增加动力。

  1.2高校开发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注意事项首先,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少数民族体育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关键环节,其对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展,便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因此,在制定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考虑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又要关注少数民族体育自身的特点,既要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又要注意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将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化、客观化、人性化、操作化,以能在高校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为根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其次,高校进行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时要保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因地域及生活环境不同,各少数民族都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尤其在体育领域,少数民族都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而各民族各异的体育项目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如海南省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自己乐于从事的体育项目,而且在体育活动中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服装道具,体现出不尽相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各层面的相异,正是在体育课程应予以保护的闪光点,也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举办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比赛,拓展文化传承渠道

  2.1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比赛项目的选择对民族体育教学比赛项目的选择要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项目选择的实用性是指项目比赛的开展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项目选择的趣味性是指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对项目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接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身心愉悦中体验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只有这样才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民族体育文化,才会使民族体育文化真正扎根在学生的情感中,进而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有效渠道。

  2.2教学比赛中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策略教学比赛中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是指通过体育比赛这个媒介,将体育文化融入到比赛中,既要让学生在比赛中分出胜负,又要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民族体育文化,时刻被民族体育文化所影响。因而,在教学比赛时应争取将文化的各方面特点进行全方位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使学生通过比赛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最终把教学比赛变成比赛教育,通过项目比赛承载体育文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获得更多有关少数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