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感言(3)

时间:2021-08-31

  俗话说,光有“心动”不见“心动”,那是是不够的。要提高教学效益,必须要进行自我反思;要提高反思效率,必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反思日记法、教后记反思法、录像反思法、课题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现简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日记反思法。教师对所教内容的感受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对课堂或学校所发生事情的个人感想,对问题的质询与观察,对教学有意义方面的描述,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等。这可为日后教学留下教学过程和思考材料,引发对教学的分析和思考。教师通过一段时间后的前后对比,作更深层次的反思,在对出现的问题作必要的追踪和设计的基础上,写出反思性教学总结。

  二是教后记反思法。一节课结束以后,对自己这一节课的总体设计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难点的突破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等等,都需要简要总结。它既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教学行为的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寻求解决的对策,为搞好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内容通常包括:记成功做法、记失败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问题、记学生见解、记学习心得等几个方面。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她仅仅是反思教学中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教学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

  三是录像反思法。录像反思法就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 旁观者清 ”的效果。

  四是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就是通过教学案例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揭示教学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理念,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给人以启迪。

  五是专题反思法。专题反思法也叫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其他老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即由一名执教老师围绕研讨某一专题进行讲课,其他老师带着问题听课,在执教老师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后,执教老师与其他听课老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执教老师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改进其教学方法和艺术,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密切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行动研究,但也有以下途径可以借鉴:

  一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特别是有关课堂教学反思的理论知识和案例。

  二是针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反思等方法,进行反复地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案例研究的素材,一是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从师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或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可以从听课、评课的记录中,或从观察和思考中,或从调研活动中去发现有价值的、可开发的案例资源;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资源信息予以观察、研究和反思。

  三是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实施学生反馈,拓宽反思渠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觉反思,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四是利用教学反思,将教学经验提升为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通过教学反思,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我教学方式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努力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高效。

  总之,课堂教学反思既是教师自我超越的起点,又是教育教学实践理性的体现。若人人都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她将有助于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堂高效,最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与成长。

【教师个人成长感言】相关文章:

1.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2.2018教师个人成长教学总结

3.教师个人成长总结6篇

4.教师个人成长读书的总结

5.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6.小学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7.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范本

8.初中教师个人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