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中女性审美的研究价值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传统美学中女性审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女胜审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社会中女性“德色结合”的审美取向对现代女性审美的现实意义

  由于受儒家伦理型文化的长期影响,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女性一般持“重德轻色”的审美取向。这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而且也内化为女性对白我的审美认知。女性这种“重德轻色”的审美价值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以“德”作为审美的重心,但就人体美本身来说,依然是仅仅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外,人们对男性美的要求基本上是“重德默色”的,虽然在重视德行上人们对男性的要求和女性一样,但实际上,人们在审美方面却把对形式美的审美期望与女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的确,在传统社会的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作为审美客体、被男性欲望窥视的对象而出现的,而女性自身的审美诉求却长期遭到忽视,这种对女性美的特殊要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要求虽然越来越多元化,但就女性自身来说,在价值观念上,受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依然很深。实际,当今女性的唯美倾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为了美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极端个案譬如“”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了符合男性制造出来的美的法则,女性可以削足适履,改变上帝赐予的天然面目。当然,按照刘成纪先生的说法,“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昭示了人的异化的根本层面—身体的异化,当身体也可以按照人的自由意志去生产,人就彻底沦为技术时代的奴隶”;但另一方面也昭示了“美学层面的合法性”,“它的合法性源于现代社会的人权观念”。

  在德与色的路途上,女性的跋涉充满了艰辛。但现在,是到了改变男性中心的审美价值观念的时候了。在审美的王国中,男性的霸权地位也理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得到改变。因为人类和谐社会的建立,真正的美的理念实现,不仅仅需是男性的努力,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美的理想图景才有可能实现,女性自身也才能从美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实现美的真正的自由。

  2.传统社会中的女性“阴柔美”对现代女性审美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不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受道家文化的制约。而道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阴性文化,它推崇玄虚、静柔、无为,这种受母系制影响深刻的文化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的女性审美都产生很深的影响。正是这两种文化因素的双重合力,才最终造就了中国古代女性“阴柔婉约”的含蓄美,这种“阴柔”美的风格与男性的“阳刚”之美形成了极大反差。“阴柔”的女性美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审美,而且与中国基本的艺术精神相契合,甚至对传统社会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时至今日,人们对女性审美的基本观念仍然是以“阴柔”为主体,这种对女性阴柔气质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女性自然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人们刘女比阴柔气质的张扬,实质上是将人的社会属性本质化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审美领域专制化的表现。在这个后现代已经到来或者即将到来的时代,二元化的分类法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已经对它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因为这种二分法在本质上,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已经造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男性与女性只能局限在这种美的法则之内,而不能对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进行自由的表达和书写。

  因此,我们有必要还原女性和男性本来的自然美,重新给子他们一个关于美的自由法则,让每个人在生活面前都有选择美的权利。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中女性审美的研究价值论文】相关文章:

1.楚国漆器的审美价值研究论文

2.关于提升课例的研究价值的研究论文

3.试析解读《他们》中女性成长历程论文

4.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植论文

5.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养成论文

6.《诗经》女性审美

7.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学院色彩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8.《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