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案例教学规范化思考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学要着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案例教学法是高职教学的重要方法,适用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案例教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应选择适宜的案例,制订好技能训练计划,遵循教学程序,这样才能发挥好案例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案例教学;规范化

一、对职业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认识

  时下谈论案例教学的确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讨论得多并不表示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仔细观察,发现有关于中小学案例教学的讨论,也有高校案例教学的讨论;有的讨论案例教学一般原理问题,有的讨论各专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再深入观察,研究者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理解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有的是指案例教学,有的是指的举例教学,但从表述上统统都称为案例教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职业院校的案例教学。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而引入的案例教学法,同大家讨论的案例教学或举例教学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创造,因其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有着特别的功能,所以在全世界众多高校教学中广泛使用。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奉行原理教育,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基本没有使用案例教学法,传统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较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它以培养各行各业懂技术、会操作的劳动者为目标,担负着与传统高等教育不同的使命。职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培养方法,以实现其目标,案例教学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引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在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被定义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对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进行讨论。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对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讨论,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适应了职业教育的需要。虽然举例式案例教学很早就运用到了教学中,但与高职教育结合的案例教学比较晚。虽然目前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中广泛使用,但由于相应的案例材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以及针对性等,从我国的现实环境中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案例还需要下一番狠功夫,而且实施案例教学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所以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对案例法的运用还不是十分尽如人意。了解目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情况,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后,笔者认为高职教学中的案例组织和教学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以提高案例教学实效,彰显职业教育案例教学特色。

二、当前高职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但目前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案例教学法尚未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功能。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尚未凸显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要求。一是很多案例呈现形式不符合要求。依据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案例应来自实际工作情境,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学生。但在实际中,很多案例没有以书面方式提交,也没有实景展示,只是以视频呈现案例情境,或者由教师口头叙述,纯属举例教学。二是虽然有书面材料或实景展示,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参与度不高。三是一些案例运用不是以技能训练为目标,只是起到演示、证明的作用,甚至有的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有趣。所以,看似是做了不少案例教学,花费了不少教学时间,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技能的效果。

  2.教师对职业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目的及实施要求认识还不到位。一是认为案例教学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研究。二是案例教学准备不充分,课前没有认真筛选案例,有的案例文字冗长,学生收益不大;有的案例过于精简,相当于打个比方,算不上是用于训练技能的案例;案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要进行讨论的主题、教师最后的评价没有事先认真设计。三是案例材料不够典型。案例材料缺乏针对性、生动性、时效性和说服力,有的案例在这种场合用,在其他场合也用,没有赋予典型案例确定的技能训练目标,缺乏应有的情境、氛围和过程,不能表现职业教育案例教学培养职业技能的特色。

  3.案例教学法的操作使用不规范。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做出评价,从而提高学生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但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组织案例教学的经验,也不了解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相关要求,很多案例教学缺乏情境氛围的营造和过程设计,没有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学习者不是以当事人身份来分析处理问题,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了解过程和结果。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程序规范,各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不同,所以善于组织讨论的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缺乏组织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高,教学效果就不好。

  4.现有教材案例形式多样,举例、案例等概念混杂不清。目前专业的案例教材不多,更多的是案例与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的专业课程。有案例的专业课程教材对案例的设置有三种情况:一是安排在各章节开头的引入案例;二是安排在课文知识内容中的案例;三是安排在课文章节之后的技能训练案例。把案例作为教材内容是高职教材的特色,便于学生自学,但有些教材安排案例较多,且案例与举例混杂在一起,导致教师处理教材的难度加大。另外,大量偏于解释说明、不具有技能训练意义的案例,可能会分散教学目标、淡化教学重点、占用上课时间。

  5.案例教学缺乏计划方案指导,随意性大。近些年来,有些学校专业课程开始尝试对课程做实训大纲,以规范教学技能。一直以来,高职各课程的技能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案例教学主要由任课教师自由掌控,用什么材料,用与不用,用多用少,都由教师根据情况决定。虽然由教师灵活把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是必要的,但缺少计划方案,教学行为难免有随意性,如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时间安排不恰当等,这就很难保证各课程的技能训练全面有效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