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论文(2)

时间:2021-08-31

  第三篇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1施工前期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需有效确保工程造价的降低,利用合同管理模式来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以合同管理作为其主要内容,在工程投资、工期及质量等各项工作控制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科学编制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内容较多,不仅需要做好开工审查工作,还要对分包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制定施工方案,做好资金、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工作,严格依据承包合同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做好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监督工作,对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实,对施工资料进行整理,对违约事件及赔偿进行处理,做好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以上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程管理工作。

  1.3完工后的管理

  在工程完工后,需要由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同时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工程资料进行管理,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同时对业主变更设计及增减工作量的情况,需要在合同中进行补充,确保能够争取到补偿。

2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2.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自身价值,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监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对审核批准程序进行规范,按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形成质量评估报告。同时,还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领导重审小组,实行岗位承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实施自检及复检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作为监理单位,还需加强对现场的监督力度,抓好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2.2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按照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每年按照产权管理关系,逐级落实管理法人或责任人当年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增值保值责任和奖惩办法,建立全年动态管理和年底述职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对考核不称职的或连续2a未完成管理目标任务的,要就地免职或解除承包、租赁合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2.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在施工现场,对于不文明施工行为可通过公布制度及档案进行及时记载和公布,并针对相关的竞争机制进行审核,对违规单位和不文明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处罚措施,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文明施工,这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行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施工企业还需制定考核制度和上岗制度,通过对企业责任人、项目经理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的考核,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持证上网,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2.4加强项目成本控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在对企业施工成本定额进行编制的过程中,需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进行评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针对项目施工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来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考核。进一步对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过磅,加大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的力度,及时发现水利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5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中,合同管理作为其主要内容,需要严格进行合同的预管理,对合同的签订程序要严格进行规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合同清算工作进行完善,确保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合理运用合同来对施工程序进行规范,并进一步对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从而使工程施工项目能达到预期目标。

3结语

  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科学合理地调节和分配水量,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通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有效确保施工的高效性,使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得以有效保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

  第四篇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

  水利工程在我国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一些水利工程企业没能紧跟时代步伐,仍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摆脱我国传统经济历史管理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政企划分不清。目前水利工程企业中,一些实体企业和管理部门共同办公,需自己设立质量监督部门,到指定地点购买原材料,同时还要在指定地点完成所有检测工作。这种做法非常不负责任,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楚,难以保证工程质量,违反建筑业相关规定,将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后果。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低。受传统因素影响,当前许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看重企业和各部门职能,管理人员经验浅、技术不娴熟、没有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同时,受成本、进度、质量等因素限制,管理人员力不从心。另外,水利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仍在使用陈旧的管理方式,难以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效益。总体来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管理观念落后,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1.2立项不科学,设计不合理

  立项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是重中之重,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步。立项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满足相关条件的立项,能使水利工程项目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立项的科学性将决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成功与否。深入调查研究是完成立项工作的第一步。立项前相关单位需对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地区的社会、水资源及其经济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政府有时为做面子工程,赢得舆论而干涉立项,不仅使资源白白浪费,还使立项失去科学性,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出现问题。当前施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或不规范。设计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施工的准备工作。这一项工作做不好,施工管理会出现很多问题。

  1.3管理不严肃

  目前农村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地区,受管理人员因素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一是对成本不进行合理的控制,使成本管理得不到落实。二是在管理的安全问题上,没有科学依据,仅凭借经验行事。三是在质量管理方面,本末倒置。只顾表面形式和结果,不顾本质和管理过程。四是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工期控制,现场施工情况与合同规定相悖,毫无科学性和规范性。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1改变施工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第一能动因素。当前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保守陈旧,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改变、更新施工管理人员观念,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老套路,保证管理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使水利工程得到良性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每一阶段都需得到水利管理部门的重视,同时要管控好每个环节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创新,提高自己专业管理水平,转变陈旧管理理念;同时,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管理计划。必要时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技能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管理技能。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激发责任心。

  2.2明确立项程序,加强设计管理

  保证立项的科学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立项审批过程中做好严格的控制。水利管理部门要注重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首,确保立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成立专门的考察小组,对工程进行实地考查,仔细调查研究后再进行审批,形成科学的审批管理机制。一旦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虚报情况,核实后立即惩处。二是设计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由施工管理人员负责。因此,对施工企业来说,需先做好施工招聘环节,然后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而保证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保证施工监管水平,使保证设计合理、规范。

  2.3完善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管理不严肃。首先,为提高管理的实际效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国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建立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其次,依照合同规范并严格执行。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规范管理体制,保证合同的严格执行。同时,建立完善的检查流程,确保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丰富安全生产知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施工人员责任,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