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探析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探析

  20世纪90年代,欧洲掀起了一场“社区银行服务运动”(Campaign for Community Banking Services),主要有新设社区银行、共享分支网络(Shared branch)、利用分支机构和特许经营(Franchises)等渠道,而澳洲的社区银行主要采取分支机构模式、代理模式及电子银行模式。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必须从当前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途径有:

  1、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新组建股份制社区银行容易明晰产权,其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市场定位目标也比较明确,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方面也会比较灵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社区银行,同时也要十分关注退出机制的建设,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以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不同的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必须区别对待以提高效率,一般来讲,应该先进行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例如可以考虑将浙江省的温州、宁波、台州和福建省的泉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然后择机推广。一般情况下,允许达到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如资本金额、股东人数、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合规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组建社区银行(应宜逊,2005),考虑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本金应在1000~5000万元为宜。

  2、将现有小型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以城市信用社为例,城市信用社在长期与中小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掌握了充分的客户信息和决策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们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规范改造,鼓励优秀民资入股,优化股权结构,改造成以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按股份制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的社区银行。另外,农村信用社由于市场变化正亟需要转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资本结构优化和机构整合,促进农信社重组,逐步改造为产权明晰、按市场化运作的社区银行(翟建宏、高明华,2005)。关键在于经营机制的转变、机构布局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另外,由于各个信用社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应该区别对待,最好是先进行改造试点,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行改革,促进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浙江省在这方面有所探索,2005年1月,经宁波银监局批准,浙江省第一家完成增资扩股、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城市信用社——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正式挂牌运营。绿叶信用社改造后的资本金从过去的526.9万元增长到1.39亿元,资本充足率远远超过法定标准;在新的股权结构中,法人单位17家,均为民营企业,自然人32个,过去参与投资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退出,单体投资者最高占有股权比例为10.79%.

  3、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进行改造,组建社区银行。据邮政储汇局统计,到2006年3月末,我国邮储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占居民存款总额的10%,在全国拥有3.6万个网点,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而且,邮政储蓄65%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而几乎90%以上的资金都通过转存央行或者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途径,实现资金从农村大量向城市的逆向流动。这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甚至有可能使得邮政汇兑业务畸形化,以服务于邮政储蓄业务的利益冲动(钟伟,2004)。随着《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过,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因此,可以适当考虑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的社区银行化。具体思路如下: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将个别条件较好的邮政县支局作为试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适当引导、监控。

  4、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调查推算,目前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测算,2005年末的民间借贷资金规模为450~500亿元,作为一种自发的民间资金运作方式,温州民间资本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其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另外,有证据表明,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创业贡献更大。所以,通过正确引导使非正规金融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的意义将十分深远。两年前,温州成为全国性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在农信社改革和利率浮动改革方面凸现了示范效应,如今,我们亦可考虑以其作为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具体操作方式为:先试点设立1家,由市政府明确一个主管部门,组织、鼓励和引导市辖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发起,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明晰权责,将民间资本纳入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要首先对“发起人”进行很好的选择,一般选择经营良好、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企业,股份应当较为分散以防止因一股独大破坏“社区银行”的运营、管理。

【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论文

2.我国水利政工工作的发展探析论文

3.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路径论文

4.数据通信与ISDN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5.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路径探析教育论文

6.物资管理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论文

7.中职青年教师校本培养的路径探析论文

8.我国银行的绩效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