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治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看的会计毕业论文(3)

时间:2021-08-31

  至此,治理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治理会计结构体系。其中,“决策会计”居首位。由于计划是以决策为基础的,它是决策所定目标的综合体现。

  进进80年代,由于“信息学”(Information Economics)和“代理”(Agency ory)的引进,治理会计又有新的。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于经济领域,治理会计又显然有些过期落伍。为此,以美国会计学家卡普兰(Kaplan)教授为代表的创新治理会计学派致力于治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由此迎来了一个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的“作业治理会计”。90年代是一个以战略治理为中心的新时代,治理会计进进了“战略治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时代,并将继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可见,治理会计是在新的条件下,以治理为基础,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其早期形成的一些技术;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了现代治理科学中的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把它们引进、应用到治理会计中,形成一个与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治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个时期的治理会计是一种全局性的、以服务于进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决策性治理会计。它包含了执行性治理会计,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与执行性治理会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个时期的治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夸大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尽管治理会计首先在美国得到发展,但是,它很快风靡西方世界,为很多国家所引进和发展。固然我国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治理会计,但是,客观地说,新的企业应用治理会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班组核算和60年代的资金本钱回口分级治理。1978年之后,我国进进了改革开放时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20年年的企业改革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进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80年代末,与经济责任制配套,很多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厂内银行,由此,我国责任会计进进一个***期。不过,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90年代以前的治理会计应用侧重于企业内部,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进进90年代,治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本钱否决”可谓治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成功典范。

  综合上述,治理会计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的,扩充了会计的传统职能,展示了会计猜测远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的作用,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进了一个布满活力的完全崭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治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视为20世纪会计科学的重大事件。  三、治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看

  治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治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这样,企业本身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治理会计的发展。人类即将离别20世纪,进进21世纪。即将来临的21世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个以国际化、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都将发生变化。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外部竞争环境为导向,快速反应,灵活多变,构建核心竞争能力(顾客满足是其首要因素,本钱、质量、时间和创新是其关键的成功因素),重视全面价值链,持续改善、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治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治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治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治理会计的发展。

  很显然,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超前具体猜测治理未来趋势的细节,但是,我们以为未来的治理会计将呈现出国际化、战略化和行为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治理会计、战略治理会计和行为会计可能代表未来治理会计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