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的习题和答案(2)

时间:2021-08-31

第三篇:《《虽有佳肴》过关检测(含答案)》

  20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

  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 ..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 ...

  9、教学相长也( ) .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填空。34分

  1、《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 》《 》《 》。

  “五经”是指《 》《 》《 》《 》《 》。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3)《兑命》( ) .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分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三、拓展迁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1、解释带点的词意思:10分

  不知道( ) 是故古之王者( ) 教学为先 ( ) .....

  其( )此之谓乎( ) ..

  2、翻译:6分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念终始典于学。

  答案:

  一、(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励 8、教人 9、增长(或促进) (二) 1、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

  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三、1、明白道理。 所以。 首先。 表推测语气,大概。 说。 2、(1)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2)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

第四篇:《《虽有佳肴》同步练习题》

  《虽有佳肴》同步练习题

  虽有佳肴①,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⑤;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⑥。故曰:教学相长也⑦。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佳肴:美味的食物。【《虽有佳肴》同步练习题】《虽有佳肴》同步练习题。②旨:味美。③至道:最好的道理。④困:困惑,不通,理解不清。⑤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⑥自强:意思是自己努力。“强”,竭力,尽力。

第五篇:《《虽有佳肴》一课一练及答案》

  《虽有佳肴》一课一练及答案

  《虽有佳肴》

  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

  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1.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

  2. jiā yáo qiǎng yuèxiào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虽有嘉肴 (2)弗食 (3)不知其旨也

  (4)不知其善也 (5)然后能自强也 (6)虽有至道

  (7)教学相长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9)教然后知困

  (10)然后能自反也 (11)然后能自强 (12)学学半

  (13)其此之谓乎

  4.(1) 即使 (2)不 (3) 甘美 (4)好,妙 (5) 自我勉励 (6) 达到极点 (7)增长 (8) 因此(9)不通,理解不了 (10) 反省自己 (11) 勉励 (12)教 (13) 大概

  5.掌握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1)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主旨

  (3)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4)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5. (1)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主旨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4)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本文来自

  (2)《虽有嘉肴》一文集中论述了 的关系,说明了 的道理。【《虽有佳肴》一课一练及答案】文章《虽有佳肴》一课一练及答案出自

  (2)教与学 教学相长

  (3)同意。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

  

  下文观点作铺垫。

  (5)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虽有佳肴》一课一练及答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