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题(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课前导学

  一、1.法家学说  2.魏惠王  3.秦孝公 治国平天下

  二、1.土地私有 土地买卖  2.耕织  3.度量衡

  三、1.兼并战争  2.(1)二十等爵 (2)世卿世禄制 (3)连坐法 (4)县制  国君

  (5)法经 (6)社会风尚习俗 一夫一妻小家庭

  2、课堂识真

  1-8 B A A C B B D D

  3、课后见功

  9.(1)削弱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在战国 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政权与军队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

  (2)富国强兵。措施:用什伍等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奖赏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赏田,削弱贵族的势力。

  (3)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和破坏,要顶住阻力,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达到目的。

  解析 解题关键要抓住两次改革的目的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要能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5、拓展空间

  10.(1)材料一完全肯定商鞅变法。

  (2)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商鞅个人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变法的历史进步性。

  (3)重视农业生产。

  解析 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即富国强兵,对外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材料一中“民以殷盛”不符合历史事实,即使在商鞅变法时期,人民的负担和所受的政治、经济压迫仍然非常沉重。材料二主要从道德角度评价商鞅,很明显,材料二对商鞅的认识非常片面。材料三主要从商鞅变法中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的角度去评论,认为商鞅变法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国力强盛、兼并邻国等,此认识基本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