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暑假的政治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某校开展“喜迎十八大,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系列活动,激发全校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热情。该校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只有坚持以道德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应( )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在科学文化陶冶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④把强化公民法治信仰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山东省建设尼山书院,在社区和乡镇推广社区儒学和乡村儒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电视节目,成为各大卫视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京启动。该组材料体现的共同文化主题是( )

  A.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B.传统文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着社会制度变化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思想解放运动 D.教育方式的变革

  5.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习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④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它会让人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整洁、幽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这说明校园文化( )

  ①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占有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这说明了(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 ②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也是人的主体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文化也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举行太空授课,这激发了众多中小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航天梦。最近,许多学生来到北京加园博会航天体验馆内,亲自体验火箭组装、发射过程,体验航天员的生活,在体验中探索宇宙的奥妙。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影响

  ③文化影响个人的成长,促进人全面发展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2014年国庆黄金周,海南旅游市场做足“功课”迎接黄金周热潮。各地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与当地自然景观进行产品组合,丰富了游客来琼度假的产品。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撬动了海南旅游假日市场。材料表明( )

  ①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②人们在旅游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④春节黄金周让人们领悟了不同传统节日的韵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南锣鼓巷,这条北京东城最古朴时尚的胡同有着地道的北京味儿,也有各种雅致情调的内涵酒吧,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们徜徉于古今交错、中西合壁的时空之中,被传统与时尚的和谐交融所深深折服。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④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越发频繁。请你确定一组最能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

  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

  14.《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饮食的深厚情感。同时采取了国际化叙事手法,通过镜头直接引发观众对饮食文化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2》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②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通过借鉴、融合、取长补短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作的源泉充分涌流。材料表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点在于()

  A.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