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时间:2021-08-31

  单项选择题

  1、 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 )特点。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答案】C

  2、 “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 )现象。

  B.行为强化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答案】C

  3、 下列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答案】C

  4、生理自我在( )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5、 学校可以对教师的哪种行为进行处分或者解聘( )

  费

  B.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一学生路上撞车,经抢救无效死亡

  C.强制搜身,想知道学生是不是偷了东西,经教育屡次不改的

  D.与同事不和

  【答案】C

  6、 认知心理学家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工作的选择,一般而言,学习目标取向者倾向于选择( )的工作。

  B.中等难度

  C.最困难

  D.最简单或最困难

  【答案】B

  7、 人们创造出“雷公”“电母”等形象是运用了想象的( )加工方式。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雷公 、 电母 、 风婆 、 龙王 以及《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都是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8、 中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答案】解析: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9、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 )在逐步发展。

  B.深刻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答案】B

  10、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11、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导致学生这种行为的教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答案】B

  12、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种条件反应是( )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答案】B

  13、 创造或者墨守成规属于性格的( )特征。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答案】

  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除了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的( )

  展

  B.深刻性发展

  C.可控性发展

  D.稳定性发展

  【答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解析: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属于教师权利中的指导评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