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南京》阅读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说话朱自清,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②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 辩士的舌锋 、 三寸不烂之舌 等赞词,正 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 吐属 ,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是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 话里。古文《尚书》里说, 唯口,出好兴戎 ,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

  ③说话即使不比作文难,也决不比作文容易。有些人会说话不会作文,但也有些人会作文不会说话。说话像行云流水,不能够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因而不 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不如作文的谨严。但那些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却决非一般文章所及。 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是这是 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我们的文章,哲学里虽有 用笔如舌 一个标准,古今有几个人真能 用笔如舌 呢?不过文章不甚自然,还可成为功力一派,说话是不行的;说话若也有功力派,你想,那怕真够瞧的!

  ④说话到底有多少种,我说不上。约略分别:向大家演说,讲解,乃至说书等是一种,会议是一种,公私谈判是一种,法庭受审是一种,向新闻记者谈话 是一种; 这些可称为正式的。朋友们的闲谈也是一种,可称为非正式的。正式的并不一定全要拉长了面孔,但是拉长了的时候多。这种话都是成片断的,有时竟 是先期预备好的。只有闲谈,可以上下古今,来一个杂拌儿;说是杂拌儿,自然零零碎碎,成片段的是例外。闲谈说不上预备,满是将话搭话,随机应变。说预备好 了再去 闲 谈,那岂不是个大笑话?这种种说话,大约都有一些公式,就是闲谈也有 天气 常是闲谈的发端,就是一例。但是公式是死的,不够用的,神而 明之还在乎人。会说的教你眉飞色舞,不会说的教你昏头搭脑,即使是同一个意思,甚至同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