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巩固试题(2)

时间:2021-08-31

  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

  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然后是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羞.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然后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7.“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针对“ ”而言。

  18.本文依次从 觉、 觉、 觉等方面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然后再分别写雨中的 、 和 ,充满了诗情画意。

  19.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第4段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各一。

  20.“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后一句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

  21.对加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季节前都有一个形容词,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B.这里的春夏秋冬并非实指自然界的季节。

  C、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

  D、冬天缩短,春天提前是事实;夏天和秋天延长是想象,所以用“似乎”。

  (三)

  面对秋阳

  ①巍峨的大山,穿着威严的华装,显示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恒。跳跃的山溪,一路嬉闹喧哗,唱着歌儿,从大山的脚下流尚而过。大山觉得她有点儿玩世不恭。

  ②大山说:“你就不能安静点吗?”小溪说:“那我的生命就结束了。”

  ③大山不以为然:“你姐姐也是水,她庄淑贤雅,像个大家闺秀,你怎么总是疯疯癫癫地乱蹦乱跳?”小溪回答:“她是被你锁在山环里的一泓漂亮的死水,永远流不出山峦的闺帏。我不喜欢做姐姐的叠影。”

  ④“湖里有片片白帆,”大山说,“还有游人的彩艇。”“可是姐姐快乐吗?”溪水询问大山说,“我怎么总听不见她的歌声?”

  ⑤“她的日子过得比你安闲多了。”大山以洪亮的声音回答,“多少游人流连忘返,多少照相机为她的倩影折照。”溪水在乱石中蹦跳着,对着大山咯咯地笑了:“她自由吗?她能像我这样无拘无束地撒欢吗?她知道山外世界的色彩吗?她--”

  ⑥大山怏怏不快地打断了小小溪流的话:“你要的是哪家的自由?你疯疯癫癫地要流淌到哪儿去?你诞生在大山脚下,就该有大的遗传基因。我站在这儿一动不动,与天上日月星辰为伍,已经有几千年了。我看见只有咱们这座大山的后代,最安分守已,最克已让人,最文明古老,最格守山规。”小溪依然笑着,一束束浪语向大山提出质询:“你是挺高的,高得可以和天穹媲美。可是您知道月亮上有飞船着陆过吗?你知道你头上有‘太空行人’经过吗?”

  ⑦大山仿佛得了聋耳症,反问脚下的小溪说:“你说什么--你说什么--月亮上只有捣药的兔儿爷和嫦娥,什么时候有过‘飞船’落脚?几千年来,除了太阳、月亮、星星和云彩出现在我的头冠之上,再没有别的东西比我高了,哪儿有过什么‘太空行人’?”“您确实是太老了。”小溪的歌声里出现了几分忧伤,“只知采集昔日在地日月之精华,不知吸吮今日宇宙天穹之甘露,然后这样下去,您的灵魂会枯萎的,直到没了大山的魂魄!”

  ⑧大山火了,向小溪狂吼道:“站住--你给我停下奔跑的脚步!”然后是小溪被大山的施威吓哭了。每束跃起的浪花,都是她日莹的泪雨。是的,她生于斯,长于斯。然后山表里不断奔涌而出的泉水,是生养她的母体;沟旧社会中阻挡她的嶙峋怪石,又赋予她一往无前的勇气。但是,像远祖大山那么僵直、一动不动地站立,与其说活着,还不如说已经死去。因而,她泪花飞溅地向大山告别说:“不,我没有姐姐的安分,我向往山外的江,山外的河--我要和流淌着的大江、大河并网挽臂,在流动中燃烧自己,发热,发电,发光!”

  ⑨大山愤怒了,向小溪发出最后告诫:“你知道吗,大江大河最后的归宿是大海,那你就完全没了‘大山家族’‘山不可移’的本性了!”“只有流动,生命才能永恒。”小溪的泪雨化作摇撼山岳的涛声,“再见吧--我的远祖--”

  22. 依次写出文中表现大山对小溪不满情绪的词语。

  23. 分别概括大山与小溪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性格。

  大山:外在特征:

  内在性格:

  小溪:外在特征:

  内在性格:

  24. 说说你对“您确实是太老了。”这句话的理解。(不要超过30个字)

  25. 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大山与小溪一问一答的描写,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B、文中侧面写“湖姐姐”“庄淑贤雅”,然后是意在说明不同的自然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C、第⑧段与小溪的来历是为了说明小溪向往山外并不间味着背叛自己的祖先。

  D、“再见吧--我的远祖--”是在告别守旧,体现了小溪冲破保守势力的勇气。

  26、作者在文中说“只有流动,生命才能永恒”,请就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想。(50字左右)第三部分:写作  在四季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季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B

  6.⑴欢欢喜喜的样子。

  ⑵吹动杨柳的风。文中指春风。

  ⑶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安排好,意思是做事宜早不宜迟。⑷明,指清明。雨,指谷雨。

  7.C

  8.警告那不遵守公德乱扔东西的人,语言幽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近即可)

  9、⑴原意是造酒,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⑵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⑶(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⑷原指画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是衬托。

  10.南宋、《绝句》、引用

  11.⑴引用、比喻⑵拟人⑶排比、比喻

  12.①触觉;春风轻柔温暖②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③视觉、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④触觉;嘹亮的短笛声

  13、B

  14.C

  15.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

  16.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17、“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

  18、听、视、触、雾、树木、人

  19、略

  20、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了。

  21、D

  22、“不以为然”、“怏怏不快”、“火了”、“愤怒”

  23、大山①巍峨、威严、僵直②顽固、保守、自负、专制;小溪①活泼、机敏②向往自己、勇于突破、理解生命

  24、要点:①字面意思:你年纪太大了。

  ②言外之意:你太愚昧无知了,思想太落后了,太顽固保守了。

  25、B

  26、略

【初一上册语文巩固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语文竞赛试题

2.初一语文上册课件

3.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4.小升初语文上册测试题

5.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6.—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7.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8.初一语文暑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