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 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3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

  25、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简答题

  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2、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5、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

  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测试题答案

2.小学数学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3.小学数学比例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4.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5.小学数学测试题

6.小学数学第六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7.小学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随堂测试题附答案

8.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