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5题 。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之景不同            士以故归之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

  C.佳木秀而繁阴            言和而色夷

  D.醉能同其乐              其喜洋洋者矣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

  (2)杂然而前陈者            陈: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15.从②③段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欧阳修的“乐”不仅在于                   ,而且在于                   。(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良心》,完成第16—18题。(15分)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但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其中的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准备手术。”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瞥了一眼父亲,心想: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⑾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⑿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⒀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⒁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含着泪亲自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6.文章围绕父亲的手术和我的心理变化展开情节,阅读全文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4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情感

  ① 漠然

  即将手术,父亲立下遗嘱。 父亲告诉大哥孝子棒只能写他的名字。  ②

  ③ 震惊 羞愧

  我一直守候到手术结束,并亲自照顾父亲。 ④

  17.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

  1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超过150字)

  (7分)

  答:

  阅读《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完成第19-20题。(8分)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9.选文依次介绍了         、           、           和           内容。(4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判断张同学的表现属于哪种恐惧类型,分析他产生这种恐惧的原因及如何才能使他消除这种恐惧。(4分)

  【材料】

  张同学是个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偏僻农村,从没到过大城市。上初中后,来到父母打工的所在城市上学。开学第一天,为了让他更快地融入新集体,班主任老师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做自我介绍。他不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

  答:

  ㈢阅读《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完成第21—23题。(共7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②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必担忧输在起跑线上。人生的跑道都是很长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马拉松赛,而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③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符的知识,孩子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能是机械背诵,远在异国他乡的20岁青年读到《静夜思》则可能百感交集。

  ④20多年前,若干善记多少汉字会背多少诗文的神童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将来再学习知识也并不为迟。待孩子成为想象力与知识并存的人,您离成功人士的爹娘也就不远了。

  ⑥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赢得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21.从全文看,作者说“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赢得人生”的理由是 什么? (2分)

  答:_______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3. “金溪平民方仲永,未曾见笔墨纸砚,5岁便能出口成章,人人惊叹称其神童。其父遂带其四处拜访显贵,不让方仲永学习,到成年时,仲永资质平平,和普通人一样了。”此则材料是否适合做本文的论据材料?请简要分析。(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