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最后一课》的同步练习题(2)

时间:2021-08-31

  二、整体感悟

  1.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韩麦尔先生是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文中写到他在最后一课穿上了节日盛装,如何理解他这一反常行为?

  3.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样“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硬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 。

  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 。

  3.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 )

  A.“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

  B.因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又传来号声。

  C.韩麦尔先生因上最后一课劳累过度。

  D.最后一课结束了,德语将要代替法语了,韩麦尔先生无限悲痛。

  4.面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残酷现实,韩麦尔先生的极大悲愤、痛苦是通过描写他的 、来完成的。

  参考答案及点拨

  一、1.C 点拨:“转”应读zhu?n,“脆”应读cuì。

  2.D 点拨:A项“腾—藤”;B项“绉—皱”;C项“查—察”。

  3.C 点拨:“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

  4.D 点拨:注意根据语境选择同义词。

  5. A.拟人;B.比喻;C.反复;

  6.(1)解释说明(2)递进(3)解释说明

  7. 示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点拨:句式一致,意思相近连贯即可。

  8.A 点拨: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即可。

  9. D 点拨:从课文内容可知,两人均为主人公,因此其余三项是错误的。

  二、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亡国命运的打击、老师爱国热情的感召。

  点拨: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

  2.老师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

  点拨:从主旨角度把握。

  3.受到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与教育,对老师无比崇敬。

  点拨:结合主旨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即可。

  三、 1.宣告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到了。

  点拨:从“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可以看出时间已经到了正午,放学时间到了。

  2.普鲁士兵收操了,普鲁士占领法国。

  点拨:和前文照应的一句,暗示了社会背景。

  3.D 点拨:结合主旨理解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4.举止 表情 点拨:“脸色惨白”是表情,写字打手势是举止。注意分析有效信息可以轻松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