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6

  一、课题:山羊分腿腾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与了解山羊分腿腾越的技术原理,学生能够建立积极助跑踏跳、顶肩支撑的动作概念,提高跳跃障碍的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助跑与上板踏跳的衔接,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跳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大胆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支撑顶肩分腿。

  (二)教学难点:臀部抬高、腾空后摆、动作协调。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整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双人徒手操练习: 压肩;并腿坐位体前屈;分腿坐位体前屈。

  2、专项辅助练习:原地分腿跳 ;活动手腕踝关节。

  (三)基本部分:

  1、兴趣激发:挂图展示,学生讨论。

  2、教师讲解示范山羊分腿腾跃动作与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动作要领:助跑踏跳后,两臂前伸支撑山羊,稍提臀、分腿,迅速顶肩、推手、挺身、落地屈膝缓冲。

  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落地的侧方,练习者落地时一手扶其上臂,一手扶腰背,帮助其站稳。

  3、原地跳撑提臀分腿练习。

  4、助跑起跳分腿练习。

  5、保护与帮助下慢跑跳过山羊练习。

  6、优生展示,引导学生互评。

  7、游戏:

  游戏名称:翻山越岭

  比赛规则:学生分成4组,成4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前,学生跨过体操垫,撑过山羊,原路返回与下一名同学击掌后排到队伍最后面,依此类推,哪一组先完成为胜。

  (四)结束部分(整理放松、小结):

  1、放松操

  2、课的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五、场地设施:体操房、山羊4个、跳板4块,垫子若干

六、教学效果:

  预计运动运动负荷:

  1、平均心率:120—140次/分钟

  2、练习密度:35%

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其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 础。

  二、 说教学目标

  《虞美人》为古代诗词鉴赏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唯一的一首词,属于教读课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因声求气,吟咏词韵,仔细揣摩词人所抒发的亡国之痛和悲愁情怀,体会词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一)知识目标:1.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平、词牌、及写作

  背景还有文体知识

  2. 抓关键词语,体悟语言,理清思路,熟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 体悟词的意

  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2.词的艺术特点及结构

  (三)情感目标: 知人论世,理解词作所表达出来的词人

  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体悟词的结构之妙,理解词作的词眼,掌握词的艺术特色 说教学时数 一个课时

  三、 说教学方法

  《虞美人》的教学是古诗词鉴赏的唯一一首词,选择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李煜的词作流传至今的不过三四十首,但其人却获得了“一代词人”的美誉,这正是由于他的词作能融情景为一体,着意刻画一幅幅美的意境,具有高度的美感,因此对以后词的教学有着领导和师范的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问答,讨论,情景导入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朗读法(诵读是学生体会诗意、品赏意境的重要方法,是诗词教学的必经之路。)

  问答法

  讨论法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研究性学习成果。)

  情境导入法

  四、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词最初是歌唱的文学,为了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更好地置身诗境。我设计用课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美丽的虞美人的图片。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花?

  生:虞美人

  (如果不知道就告诉同学这是虞美人)

  师:对,这就是虞美人。南唐后主曾经以它为词牌名,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后人给这首词普上了曲,一直流传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歌坛皇后邓丽君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词的基调。(五分钟)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词的基调是什么样的?

  生:哀怨、沉郁、凄凉······

  师:对不对呢?咱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一起去解读它?

  (展示图片是为了大多数学生没见过虞美人,可化抽象为具体,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为下面讲词牌名作铺垫;听歌,是通过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课文

  1.朗读指导

  字音: 砌(qì)犹(yóu)堪(kān)

  韵脚: 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2.请两位同学朗读,然后大家评议好坏及原因。(注: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声调的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3.教师范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学生齐读

  (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可以以诵读为指导,结合赏析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和艺术特点。并且在诵读中学生能更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介绍词牌名,词,作者,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 (学生掌握文学常识,同时在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和写作背景

  上,有助于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结合背景、作者去看文章,体会词人心中的情感。)

  (四)逐句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天的花和秋夜的月什么时候才能完了? (它们勾起那难忘的)往事,不知有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昨夜又吹进东风(提醒我又过了一年),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下的故国江山。

  上片写春花秋月勾起怀旧之情,亡国之恨。“春花秋月”只是诸多诱因中最撩拨人情思的,只要昔日南唐宫廷的那些“往事”不能忘怀,随便什么都可使人触景生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饰的栏杆和白玉台阶(的南唐宫殿)应该还在, 只是宫女的容颜在没有原来红润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若要问我(到底)有多少愁怨? 正像一江(绵绵不绝的)春水滚滚向东奔流。

  下片由怀想转为直抒胸臆。结句形象的比喻,写尽了“愁”的深重,“愁”的难以遏制,“愁”的无可奈何。他多么想冲击奔突,脱离樊笼,但他不能。

【【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合集七篇

2.【精选】说课稿合集七篇

3.精选数学说课稿小学模板合集七篇

4.【精选】说课稿模板七篇

5.说课稿合集七篇

6.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7.【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8.【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