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学习数学需全面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广泛地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基本的逻辑知识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高中数学起始章节的内容,充要条件在高中数学中地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如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等﹚的能力。针对教材依据《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初步掌握充要条件;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从学生学习角度观察,虽有前面所学知识作铺垫,但学生在学习了充要条件并应用所学内容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时,仍存在易混淆、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针对如上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本课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对本课学习好奇心强这一特点,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师生间交流合作,引导学生树立锲而不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 过程分析:

  本课教学采取从基本入手,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思想,设计了复习提问→引入新知 → 辨析 → 巩固强化 → 拓展练习 → 巩固提高 → 小结的教学流程。我将分别就以上各环节说明我的设计意图:

  首先复习两个重要的概念:.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定义,及“p=>q”的含义,复习旧知的同时为新知的引入做铺垫,配备练习由旧知做实例开门见山引入充要条件,学生易直观理解本课所学内容,同时抛砖引玉为分散难点:充要条件的判断做准备。

  继而讲述充要条件的定义,并点明思路 :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查p=>q是否成立,即若p则q形式命题是否正确,还要考察q=>p是否成立,即若q则p形式命题是否正确。目的是理清并巩固思路,具有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为加强学生辨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配备辨析题并引导学生总结:1) p=>q,但q=>p不成立,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 q=>p,但p=>q不成立,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3)p=>q 且q=>p ,则p是q的充要条件;4)p=>q不成立且q=>p也不成立,则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强调: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虑p=>q是否成立,同时还要考虑q=>p是否成立。且p是q的什么条件,以上四种情况必具其一。设计思想加强学生辨析及归纳能力同时进一步巩固思路,达到强调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由例一巩固强化学生认知体系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当p、q分别以集合A、B出现时:

  若A B但B不包含于A,即A 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若A B 但A 不包含于B, 即B是A的真子集,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若A B且B A ,即A=B , 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不包含于B,且B不包含于A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继而师生共同总结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的方法有:1 判断p=>q及q=>p是否成立;2 集合观点。以达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认知体系目的。

  通过拓展练习给学生自我发展空间,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并进一步巩固完善学生认知体系(如举反例在说明“a>b”是“a >b ”的充分条件是假命题时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经过复习提问→拓展练习等教学环节,在简单的例题和练习及轻松教学环境中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教学重点,解决本课难点,并有愿望探索更深层次问题时,配备巩固提高题开阔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师生对话,使学生明确旧知(如“若p则q”命题与其逆否命题“若┑q则┑p”同真假)在解决新问题中的应用,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认知体系,并完成培优工作。

  通过小结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一步强调本课教学重点,最后布置作业督促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作载体,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补差、及课后反思等工作。

  三 课后反思:

  ﹙1﹚本课学习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作准备,随着后续章节的学习,对逻辑知识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应的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也将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认知是一循序渐进的过程,片面地强调求难,求偏均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因此本课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教学要求,避免一步到位。

  (2)依据《大纲》,本课内容教学约2课时,本章小结与复习约3课时。在约定课时内。不仅让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思维,同时还要为同学们特别是中等及中上学生的后继学习及其个体独立深入研究搭桥铺路,有意配备具有巩固提高性质的三道题,不仅补充题型,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同时点拨思路,引导学生思维纵深发展。解题难度不大,可能因刚接触,少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等问题,但随学生后继学习巩固及学生认知规律特点 ,基本能达到本题最初设计意图,因此,巩固提高题有必要放入本课教学计划中。经实践,效果较好。

说课稿 篇2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认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

  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观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我认为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空气不可见,原实验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空气的流动。

  (2)、如果实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实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

  (4)、实验操作时,学生不小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2、实验要求:

  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办法?分组先讨论,然后再做实验。

  3、实验展示:

  方法一:

  (1)、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也随着被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2)、拿开橡皮泥,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水占据了空气原来的空间,乒乓球也跟着慢慢上升。堵住小孔,乒乓球停止上升,拿开橡皮泥,乒乓球又继续上升。这就说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方法二:

  用拧瓶盖的方法,让瓶内的空气一点点跑出来,也能使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方法三:

  将瓶盖取下来,用嘴往瓶子里吹空气,也能让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吹入的空气把水赶走,乒乓球随着下降,停止吹气,水进入瓶内,乒乓球跟着上升。如果吸瓶内的空气,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吸气时,瓶内的空气跑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不仅要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还会占据我们人体内的空间,空气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进而深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效果:

  (1)、以上实验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被替换的现象非常明显。

  (2)、这些实验变静为动,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学生不会把手甚至衣袖弄湿,操作简单又卫生。

  (4)、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我又增加了一组演示实验。

  1、实验原理: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烧杯、漏斗、双孔橡胶塞、集气瓶、弯玻璃管、乳胶管、夹子、水槽、气球、红墨水适量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实验一 实验二

  在实验装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密封效果。同时因为装置中,玻璃器皿多,学生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

  4、实验过程:

  实验一:

  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这样一个瓶中装满水,再通过漏斗向里面注水,漏斗中的水肯定不能再流进瓶中,因为已经有水占据了瓶中的空间。

  实验二:

  5、实验效果:

  (1)、增加的实验,把无形、无色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一种物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了生动直观的实验效果。

  (2)、该实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3)、实验简单,方便教师反复操作演示,有利于学生多次观察实验。

  (4)、该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烛火潜水(演示)。

六、烛火潜水

七、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活动:用什么办法能吹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