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图片

时间:2021-08-31

北京雍和宫图片

  雍和宫简介: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中国汉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历史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康熙帝在内城东北为皇四子胤禛修建了府邸。该府最初称“四爷府”或“禛贝勒府”,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王府。1711年弘历出生于王府东书院“如意室”。1723年胤禛继位,为雍正帝(1723年-1735年在位)。雍正帝迁入紫禁城后,于雍正三年(1725年)将原雍王府升格为行宫,并改名为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在宫内停放雍正帝灵柩,为此将主要殿宇覆瓦升格为黄琉璃瓦。

  在雍正帝在位时期,雍和宫的中路和西路即已作为藏传佛教上院使用,章嘉呼图克图活佛居住于此。乾隆帝即位后,于乾隆九年(1744年)将雍和宫中路和东路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将主要殿宇改为佛殿,并为寺庙赐名“噶丹敬恰林”。东路行宫继续由皇室使用,后因失火而焚毁。

  1961年雍和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雍和宫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主要建筑

  牌楼:位于雍和宫中路南端入口处,有牌楼三座,中央的牌楼为三间四柱九楼,题额为“寰海尊亲”和“群生仁寿”,牌楼南为影壁。两侧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

  昭泰门:为琉璃随墙门,面阔三间。门内有碑亭两座,以及钟鼓楼。东西为阿斯门,是清朝王府遗留的规制。鼓楼旁有熬制腊八粥的大铜锅,每年农历腊月均在此举行施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