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必备】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题目是《论读书》,它是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中的一篇随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关于“读书妙悟”的,而《论读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传世佳作,是一篇精美的思辨文,对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理论与时践相结合的读书方法。语言洗练,善于修辞,条理清楚,节奏分明,读之朗朗上口。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的设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据此,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3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重点:

  1体会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作用。

  难点: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这篇思辨文的精美,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卡片法等。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培根大师对话。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 卡片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1、谈话式导入,其目的是调动学生阅读的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时大约2分钟。

  2、掌握培根的有关文学常识,让同学们自主交流搜集的资料,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用时约3分钟。

  3、整体感知,先是让学身在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积累字词,体会诵读中的语气、情感,再是分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思考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用时约15分钟。

  4、品味欣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经典格言,感受哲学家敏锐、精辟、深刻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用时约10分钟。

  5、拓展阅读,通过让学生试着写一段读书的感悟或体会,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思维来驾驭语言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用时约8分钟。

  6、结束语,其目的是为了再次激励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用时约2分钟。

  附板书设计

  目的 比喻论证

  论读书 方法 对比论证

  作用 归纳论证

  说明: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直观。

说课稿 篇2

  同学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第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第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与健康》内容中基础模块中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运球技术,是学习其他高级运球技术的基础,为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教材要点:五指自然张开,压迫球的顶部,运用手掌将球向下压的动作(不可用“拍”的方式操作)。运球时,眼晴要正视前方,不可看着球。根据教材安排,体现本教材强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原地运球动作方法,并能完成相应的原地各种运球的基本动作技能。

第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球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努力使95%以上的学生全力投入篮球运球的项目活动中。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第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本运球技术动作

  难点:变换运球时手对球控制能力

第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初中学生,虽然存在差异,但这些学生对篮球项目都有着一定兴趣或希望自己在篮球运动中有所发展,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第六,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第七,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课教学分为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一)引起注意阶段: (4分钟)

  1课堂常规 ,包括正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激发兴趣阶段: 热身阶段 (2分钟) 绕篮球场慢跑2圈。

  关节活动:1、头部运动 4*8拍 2、肩部拉伸 4*8拍

  3、手腕、踝关节运动4*8拍

  (三)新授知识阶段: (20分钟)

  1、原地运球

  2、指出重点与难点。

  1、教师讲解、示范各种运球技术动作及注意点。 2、学生分组结合球做有球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生代表做正确示范 5、查看课堂反馈意见

  6、如有反馈意见及时召集学生作进一步讲解并继续分组练习 7、安排各组进行展示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

  (四).兴趣提高部分:分组展示 (10分钟)

  小组长牵头,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运球技术作小组集体展示,要突出有新意

  目的:同学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术,体验篮球带来的乐趣,放松心情。

  (五).恢复调整阶段 (4分钟)

  1、边做好放松练习,边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 2、宣布下次课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3、安排归还器材。

第八,场地器材:

  室外篮球场2片,篮球40个。

第九,预计教学效果

  练习密度预计:35 % 运动量预测:平均心率110次左右,最高175次左右。 学生对篮球本身兴趣比较大,因此学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