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黑板报(2)

时间:2021-08-31

  分型

  1.原发型肺结核

  多见于少年儿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的小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同时伴有原发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

  多发生在成人,病程长,易反复。根据肺部影像学特点,分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

  肺结核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给予治疗。合理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目标是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和治愈患者。

  目前已有10余种高效和有效的抗结核药,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联合

  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适量

  指掌握发挥药物最大疗效而又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并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给予适合的给药剂量;

  规律

  指在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每日1次用药或每周2~3次间歇用药,均应有规律,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全程

  完成抗结核杆菌的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药物分类

  1.早期杀菌活性药物

  指迅速杀伤结核菌,最大限度降低传染性的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阿米卡星和乙胺丁醇等。

  2.灭菌活性药物

  消灭组织内(包括细胞内)的结核菌,最大限度减少复发,主要包括利福平、吡嗪酰胺(通常儿童不宜应用)和异烟肼。

  3.防止耐药的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克拉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