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的经典散文(2)

时间:2021-08-31

  天边流云小心翼翼捡拾着时光,仍禁不起岁月一声哗然。

  我升入镇中学前后,四叔带着他的梦想只身漂泊到了遥远的北疆。我住宿在校外,夏季蚊多,晚上难以成眠,因怕影响第二天的功课而至啼哭。每周能回家一次,多半一个人躲于灶房里看书。终于名列前茅,语文成绩也尚可。从中学生读物上看到《生命的力量》一文,试着写了一篇读后感,竟得到语文老师极力赞赏,并当堂读了出来。后来某一天大雨后,一只湿淋淋的麻雀闯入了课堂,停在屋梁上不安地凄鸣。语文老师点名叫我就此情景做描述。我不情愿地站起来,僵立,沉默,然后才极小声咕哝着说:“它的毛羽已不再完整,一定经受了风雨的吹打……”我没有了声音,语文老师朗声接着说:“但它依然渴望蓝天,它会咽下伤痛,百折不挠地寻找出口。”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老师的弦外音或许是人应当学习麻雀的这种精神,有梦想,就该坚持下去。

  时至今日,一位语文老师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每次想起他,便会忆起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绯红如轻云的樱花是没有的,仰面也无片颜可凭照。于被繁重课业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中生而言,语文算是调剂品,但在当时的情形下,连这调剂品也是无心享用的,——哪怕他的课趣味横生。文学之芽被困于四壁铜墙,注定慢慢枯萎。

  每周一节的作文课是我又期待又畏惧的。写得好,便有机会被老师打印出来传阅全班,尤佳者,他更会当堂朗读。挨挨挤挤近百人填在几十平米的空间,层层林立的教辅资料埋首不见人,这样的环境里,灵感被囚禁,我写不出打动他的文字。但我依然渴望自己的文字能被他读一读,灼灼期盼,他一定曾感同身受。整整一年,终未得偿所愿,而语文老师却换了人。之后,与他见面次数渐少,偶尔照面,他也是喝得醉醺醺地被人搀着。和他打招呼,却只听到呜呜然的回应。一个秋末冬初,一场严重车祸将嬉笑怒骂,谈笑风生的他永远带离了钟爱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历史如此纵深散文 下一篇:站台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