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如诉的散文(3)

时间:2021-08-31

  阿培没再说什么,将一块木板戳在刨凳的铁叉上,双手握起刨子,两脚扎成马步,就刨起来。他的双脚一进一退,和谐配合着上身与两臂的推动、收束,从刨口处吐出一条又一条长长的刨花,那动作娴熟、有力而优美,就像在船上摇橹似的。振潮则不时摸摸木板,鉴定它的凹凸手感,给阿培提点修改意见。阿朴这家伙,自个拿起阿培的一把锋利的刨刀,坐在另一边,削一根木头——那是大提琴的弦把儿。

  辛予坐在一旁,看阿培、振潮在忙,脑子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他与阿培情同兄弟,与振潮则是小学同学,一直做玩伴,交情都很深的。

  阿培原先跟随舅舅在上海,10多岁才来到这个镇子,住在临河街,与他爸妈一起生活。升上中学后,他不光成绩好,还是学校乒乓球队、篮球队的主力,又拉得一手好二胡,奏起《江河水》、《二泉映月》来让人听得发痴。那时念小学的辛予认识了他,很喜欢做他的“小跟班”。阿培待他就如同亲弟弟似的。

  初中毕业后,阿培第一批下乡插队,一去就是近十年,抽工总轮不到他,成为“老插儿”。好不容易回到镇子上,就进入木器社当了个学徒。他聪明、手巧也有力气,木工必须掌握的锯、砍、刨、凿、插接、粘合、油漆等技术,他上手很快,不到两年就出师了——木匠经常要“凿木”,人们就谐称为“木掘佬”。

  此时的阿培,一米八的高个子,有如玉树临风,长相英俊,体魄健美,绝对形成很高的“回头率”,不知迷倒了多少暗恋他的姑娘!可是,先后谈了几个,结果都吹了——就因为他爸解放前当过上海警察分局的局长,如今当车夫,人前不敢说话的,被称为“闷葫芦”。街坊们唯有摇头叹息,说可惜了“好眉好貌生沙虱”,阿培投错了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