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如诉的散文(2)

时间:2021-08-31

  不必说,他的话别人并不采信。他被瞧扁了,扁得像被踩过的一只蛤乸。这,倒反激起了他的倔性子——偏要试试!改日学生放学以后,他邀上好友阿朴,到陶瓷厂去找到了几块东北松板;又利用到县城的机会,入文艺队,找朋友仔细量了那个正规大提琴,回来后画了图纸,分别有正面图、侧面图和剖面图,每个部分都标明了尺寸,精确到毫米。

  可是,制造大提琴纯粹是木工活儿,辛予对此仅是“半桶水”,阿朴干陶工倒是很拿手,做木却也不行。咋办?辛予立即想到了阿培和振潮。

  他俩各扛两块木板,闯进了正街的木器社。

  木器社真是木头的展览馆啊!狭长的场区,到处堆放着各种木料,有圆木、方料、条料、块料,有柜床桌椅的成品、半成品,还有寿板、棺材之类。满地是碎料、木屑、锯末、刨花,每走一步都必须与“木”的亲戚们打交道。他俩走到里头,只见一条长凳旁边,阿培光着上身,正在推刨子刨木板。振潮则抓着锯子,在开方料。

  一见辛予和阿朴,振潮就讶然问:“真的要做那家伙呀?”阿培听了,却皱了皱两条俊眉。辛予的心不禁往下一沉:“不好,此事要黄!”很快,他就晓得了其中原因——振潮告诉他,今年闹旱,最近木器社要赶做一批龙骨水车供应周边的乡村;这种水车由木链、转轴、水槽、刮板等组成,节节木链形似根根龙骨,相当难做,社里每个木工的任务都很重……

  辛予很是沮丧。谁知阿培忽然问:“你说,木板要怎么刨?”

  辛予顿时喜出望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大提琴的图纸,说明刨板的要求。那要求是十分苛刻的,木板将来要作为琴身的面板和底板,与旁板构成共鸣箱,必须刨得仅有几毫米厚度,整块板子的厚薄还得均匀,才能保证共鸣箱震颤时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