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写作的时光散文

时间:2021-08-31

爱上写作的时光散文

  一

  书橱里有一块褐色朽木,上面有眼有角,形如山羊头像。每次看到它,心就被什么拥抱一下,关于故乡老家的一些影像溪水一般流淌,让浮躁的心绪瞬间变得湿润。

  它来自故乡老家150多年的枣树,是我阁楼书房里唯一超过百年时光的物品。此刻,当我再次抚摸它时,才发现它的“体温”高于其他摆件,尽管依然布满沧桑的纹理,但却让人感到温暖和柔软。

  老枣树见证了这些年整个家族的悲欢离合,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记忆。因为它的存在,在逝去和活着的亲人之间仿佛有了一道链接,当我爷爷的爷爷在门前栽下这棵枣树时,或许种下过爱的期待:只要枣树依然活着,他的爱就一直在,哪怕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枣树依然会结出甜脆的枣儿给子孙后代。

  人这一生常常活不过一棵树。树木以不变的姿态迎接四季的更迭,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沉默而顽强的活着,给予大地一片生机。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曾想过在短暂的一生中,放弃纷争和过多的欲望,向一棵树学习,找回最初的自己,去感受生命本身的美好?

  对一个在乡村田野奔跑长大的孩子来说,最深沉的爱,会在大自然的草木之息中孕育,从万物生长的蓬勃里领受到生命的原动力,并开始心灵的旅程。

  在齐国故都的小乡村,在曾经的运粮河畔,我如河边的垂柳肆意生长。田野、池塘、小河、树林,留下太多纯真的记忆沉淀在过往的途中。那时,我眼里的整个世界就是故乡的一切,去田野找寻各类能吃的野菜、浆果,去树林采野花、捡落叶、翻跟头、摘桑葚,在院子里看燕子、麻雀、蝙蝠飞来飞去,去河边捞蝌蚪、提水、溜冰,去田间掰玉米、割麦子、摘豆荚、拔萝卜……把柳条和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用青草和麦秸编织手镯和戒指戴在手上,开心得像个公主。常常与各类家禽“调情”,招惹狗、猫、羊、马、鸡、鸭、鹅们跑来跑去的叫。偶尔去田野拜访各类昆虫,蝴蝶、豆虫、磕头虫、萤火虫、蛐蛐、蟋蟀、蚂蚱、土拔鼠……那时的少年时光是属于原生态的,没有被电视、电脑占据,只有一颗快乐好奇的心四处游荡。有时,会一个人发呆走神,对着漫天的云朵或晚霞,对着满树披着金光的叶子和一望无际的麦田,进入另一个幻想的时空,忘掉自己的存在。

  整个少年时代,我沉浸于田野的怀抱中,去认识这个世界。渐渐学会了倾听和凝视吸引我的一切物事。天空,大地,树木,叶子和水,一直被我以不同的方式爱来爱去。在融入到大自然之后,我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并不比一只蚂蚁高贵;明白了一片叶子承载的时光,与人的.一生如此相似;明白了天空的悠远如大地母亲般的慈爱与深沉。

  除了亲人的爱之外,是大自然给我上了第一堂生命之课,让我感知到万物有灵,懂得了静默的力量,万物生长的美好,有了谦卑与良善之心,去体悟、热爱自然界的一切。

  二

  “春天到来时,瓜果遍地是。虽说春天好,不如秋天富。”这是我人生中写的第一首名为《秋》的“诗”,读来更像是顺口溜。那年我上一年级,从苹果园回来后极想郑重地写上几句表达心情、特别是“富”字的。改了好几次,写好后欢喜地念给母亲听,恰好一位老师在我家玩,听后好一阵表扬,说让我好好写,长大了一定能成为“诗人”。那时,“诗人”这个词在我眼里犹如浮云。当教师的父母,除了让我们疯玩之外,并没有额外教过什么。记得二年级学校一场扫雪活动后让写一篇“作文”,我实在是有些懵,不知道什么叫作文和如何写,只好去请教母亲。母亲说,“作文和说话一样,你把扫雪这件事说明白就可以了,比如扫雪前老师说了什么,你们怎么扫的雪,写写当时的场面,扫完雪后的心情就行了,没什么难的。”这就是人生中写第一首诗和第一次作文的情景,或许就因为母亲的那句“作文和说话一样”,我从未把写作文当成负担。

  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常常拿我的作文当范文念,因为他的鼓励和表扬,我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当时的语文老师叫徐道友,年轻而有热情,他常常绘声绘色地给我们念课文,并分角色朗读,慢慢地,我体会到课文中的情境和文字里的感情。那时,各个学校间偶尔交流,我被邀请在其他学校的学生面前朗诵过课文《凡卡》的片段等。朗诵和写作文让我爱上了语文。当小学毕业时,要当一名作家的梦想已在心里扎了根。

  大人总是忙碌的。还是小学生的我开始写日记,日记不是天天记,是偶尔记,大多是有心事或需要倾诉而无处倾诉时说给自己。忽然发现除了小伙伴和大自然,还可以和另一个自己对话做朋友。零散的日记一直陪伴了我好多年,直到2000年有了电脑,我改成在电子文档上写《日历》,却始终不曾停下对时光的记录。与自我对话的持续,让我有幸还原自己本真与清澈的部分,可以在自己温柔的注视下安放自己,擦拭心灵的土尘。虽然这样会让自己愈加敏感、孤独,但却可以慢慢建构起一个自己的世界,漫步其中,释放心情,让情思细腻,幻想飞扬。

  写日记的夜晚,我成为自己的情人,并习惯了对自己秘密诉说。也就在这样的夜晚,我慢慢喜欢上了一个人的安静,一个人的孤独。

  教音乐的母亲,让我爱上了音乐。尽管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却丝毫不影响我欣赏音乐,体会音符流动的美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不用只言片语。音乐是更接近于大自然的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可以任由你沉浸与放逐所有的悲喜。喜欢养花的父亲,在屋内和院子里种满了植物,将植物开花的美好播种在我心底。直到长大后才知,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大,它可以在某一时期突然爆发。如今办公室和家里被我种满了花花草草,并期待在工作的城市有个带花园的房子。而音乐一直陪伴在身边,让我每天都有内心悠扬的旋律在回响。

  大自然、音乐、书和日记,这些如同阳光照进我的生活,让我看到美好交织后的柔情,不断在我身体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