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七日游记事散文

时间:2021-08-31

三峡七日游记事散文

  原定与昌龙武结伴游三峡神龙架,因龙武突染病取消行程,后与胞弟计文前往。

  因为定于4月8日7点半火车站集中,所以先一天的下午,我们便赶到了西安,晚上住宿在水司车站对面小巷的《新雅招待所》,住宿费很便宜,二人间共计只有20元。房子虽然不大,但有电视、开水供应,卫生间也方便,食堂、购物就近,休息得差不多。

  第二天(4月8日早)起床后,一看表,差不多快七点了。我们便匆匆忙忙地洗了脸,用了饭。因为早上乘客多,又堵车,我们心急如焚,等赶到车站,集合时间早过了。导游找我们,我们找导游,总算没有误事。

  神秘的神农架

  火车是硬卧,我是下铺。耽在窗口,可以一揽窗外无限春光。可惜隧道太多了,火车钻了一个洞,又是一个洞,异地的风光,硬是无法欣赏。晚上11点多钟,终于到宜昌站了。宾馆就在车站附近,大概是什么几星级的,还舒服,吃了点饭,洗了个澡,便入睡了。

  第二天(也就是4月9日)7点多起床,然后集体用餐。8点多乘专车赴神农架。去神农架的路很长很陡。那是一个又宽又长的大峪子,峪子的两边都是双车道,临路两边断断续续都是房屋,有的临河耸立,有的依山造势,现代化的建筑居多。峪子里的水不是很大,但很清。一路上,汽车经过了很多闹市,记不清都是哪些了,只记得一个是王昭君故里,还有一个是木鱼镇什么的。看来这深山野林子里,还真够热闹的。汽车足足跑了四五个钟头的样子,才到了神农架的木鱼镇。坐了半天的车,也饿了。12点半左右集体用餐。午饭后又坐车,又是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神农架山麓。

  据资料介绍,神农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83.6平方公里,海拔3103.4米,为华中第一峰,属国家AAAA景区。我们终于爬到了山巅,但四下望去,山外有山。这里古木参天,虽然不是夏天,但也遮天蔽日。山道两旁,桦树很多,但都不是太粗。山路的背阴处,还有积雪。山顶上有点冷,横七竖八地倒着许多树,看来都时间长了,有点原始森林的味道。这令我不禁想起自己72年在黑水峪修0702公路时的情景:当时我给民工灶砍柴,走出灶房不多远,就到了大森林。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原始森林!铁匠木树长得密密麻麻,而且很齐楚,粗者碗口一般,细者也跟胳臂一样。树下的落叶弄不清到底有多厚,踩在上面弹簧一般。倒下的大树到处是,大多数都腐烂了。见到有人来了,几个鹿似的小动物惊慌失措地跑。当然,神农架这里远没有0702那里的山原始:没有厚厚的落叶,没有鹿似的小动物。不过,山上的风景也很好,我们拍了许多照。下山的时候,我们顺便看了一下燕子洞。这是一个幽深而漫长的隧洞,很深很潮湿,黑漆漆的,大功率的手电,都显得小火星一样。里面有许多许多的燕窝,听说叫什么金燕。见有人来了,飞来飞去地叫。我们顺着导索转了一圈,冷嗖嗖的,地上有厚厚的一层冰。

  神农架的又一神秘之处就是野人的故事。不过,那里的山太深了,路太远了,想找个野人瞧瞧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那只是个以口相传的“传说”,连专家都拿不准的事。一位徐姓的学者写了这样一首诗:野人是否有,至今无人知。若有真发现,当使世界惊。诗句雋刻在山下的一块巨石上,足见野人的事,是个猜不透的迷。

  下午7点左右,回到了神农架旅社《再发大酒店》。这里虽然地处深山,但一点也不冷清。饭后我们在镇子上转了转,买了笔筒(陶制的,此后一直摆在我的电脑桌上)和一些其他的纪念品。在阵阵的松涛声中,我们休息了一个晚上。

  神农架公园拜祖

  第二天头站是游览神龙架公园。公园大而开阔,拾级而上,小径两旁,稀稀疏疏地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每一颗树下,都嵌着一块平平的石头,石头上都刻着人名,用红漆涂在字的凹处。猜想可能是谁植树,谁留名的意思吧。园中有一颗巨杉,高耸云天,八人合抱,才能合拢。树的下部,缠络着长长的红彩带。导游介绍说,这是当地人用来祈福的吉祥物。但在我看来,这些彩带,实在有点碍眼,有点大煞风景。

  说来还真有意思,我们一行糊里糊涂地被园内导游“导”进了一座经室。20几个人分排两行,任几个和尚和尼姑摆布。人人双手合一,跟着一个年纪轻轻的、留着小平头的“和尚”念念有词。折腾了大半天,又让一个打扮得入时的小尼姑训操似的排着队引进另一座房子。小尼姑训练有素,可真有两下子。因为人多,队又排得长,行进速度慢,她的禅语说得一溜一溜的,连个重复的话都没有。我实在烦得紧,想找个机会溜,但秩序井然,实在不好意思脱身。第二个经室出口的两边,各摆一个大方桌,方桌后各有一位年轻的大师就坐。北边的那位旁边放着许多柱又粗又长的香,南面的那张桌上放着一个涂着混合漆的箱子,箱子顶部开了一道1×3(cm)左右长的缝。要出来的人队分两列,分别到两位经师桌前就坐。听经师指点迷津,预测你的福福祸祸。说的多是布施得越多,香烧得越高就会摘到好果子的话。北边就坐的人(放着高香的那边),大师为之祈福已毕,便递给他一柱高香,然后像搞生意似的跟你讨价还价。这柱在别处充其量只能卖三五毛钱的香头,在这里就得出天价了:少则一百二百,多则三千两千。南边的那张桌子虽然没放香,可是放了一个大大的布施箱,就是前文说的“顶部开了一道1×3(cm)”口子的箱子。这位大师还真有两下子,一阵喃喃的禅语之后,就有人把一百二百,三百五百的大票子放进这个“自动存款机”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存款”者还不少呢!

  园内最雄伟的景观大概数神农坛了。我们的始祖神农氏高高地站在坛顶。拾级而上,台阶悠长而又悠长。我们的华夏氏能演绎至今,这悠长的台阶也许是个象征吧。上完台阶,我们还不能到神农氏身边,只能远远的望着。天下着小雨,远处的山,近处的树,都显得雾茫茫的,一看时间,快到时间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下了山。

  雨中游长江

  这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比较舒缓,返回时我们还参观了神农架博物馆,午餐是在一个小镇上用的,下午5点左右返回了宜昌扬子江大酒店。因为时间尚早,便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同计文踱步长江岸边。远望长江对岸,隐隐约约的,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江中游轮穿梭,江岸春草如碧,花红似染。雨雾蒙蒙之中,自有一番诗情画意。在夷陵长江大桥上,我们拍了许多照。这里虽然不是安排的景点,但在我看来胜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