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的烛光散文

时间:2021-08-31

  爱,是无法预见的吧。1934的冬天,细雨仍旧缠绵,广州93小学的老师关泽霈正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一篇日记让他顿生怜惜:“父亲病倒了,没钱请医生,也许我要被迫退学……”翻到封面,学生姓名是:李小平。

  这个16岁的姑娘是他班上年龄最大、成绩最好的学生,曾经同样穷困的关泽霈顿时起了恻隐之心。他出钱为她父亲看病,为她申请到免费的三餐,可命运还是不可逆转,不久,李小平的父亲便去世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债主找上门来,逼迫李小平:“没钱就拿人抵债!”走投无路,李小平奔向珠江边准备一死了之,是学校的杂工救了她。从此,她住在学校,课余,兼做杂工。关泽霈带着弟弟也住在学校,李小平便常常帮他洗衣打扫,时间一长,彼此印象颇好。第二年秋天,在老师们的撮合下,24岁的关泽霈和17岁的李小平结婚了。

  婚后,李小平承担了所有家务,帮丈夫照顾起年幼的弟弟,时间充裕后,关泽霈终于有机会拿起了自己最挚爱的画笔。

  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三个人,日子捉襟见肘,为了让哥俩吃好,李小平悄悄勒紧了自己的裤带。一个傍晚,关泽霈看完画展回到家里,见桌上放了三碗米饭,他端起一碗便吃,不料刚扒拉了两口就呆住了,浅浅的一层米饭下赫然反扣着一个小碟!再一看,这是妻子常坐的位置,难怪她吃饭时经常装作干活,一个人躲到厨房去吃!

  关泽霈的心被浸湿了。

  1936年,关泽霈被岭南画派领袖高剑父收为入室弟子,改名关山月。广州沦陷后,炮火硝烟中,他与妻子失散,无奈之下,追随老师栖身澳门普济寺。因身无长物,每餐只能买一个面包充饥,寺里的和尚劝他:“不如出家吧,好歹有口饭吃。”想到国内战火连天,妻子和弟弟生死不明,关山月叹息着说:“我妻子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跟我这几年,也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虽然失散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