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与三七分水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我从杜村乡龙华村的圣泉寺回来,有个问题一直在心中纠结,难以释怀。我很纳闷,小小的山疙瘩间,那座被称之为龟山的溶洞旁,几万年前喷发的火山,使得整个山峦的岩石焚烧成熔岩的地方。只要我一想到它,心中就是一阵震撼,并在心中缠绕不休,而令我魂牵梦绕。

  从那溶洞中流出的泉水,汇聚成潺潺流动的小溪,被当地人民,在小小的石臼中,开凿出两道流向不同的石槽,于是,便成为一个经久实用的水治。三七分水,便成为当地人民恒久使用的法则。我知道,小小的石槽中,有太多先人生活的遗留,它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人们顶礼膜拜。如此种种,引发我想一探究竟的冲动。

  顺着一股汩汩流动的山溪,我们逆流而上。沿着它穿过两旁夹持的青山和山中秀美逶迤的翠竹,这山泉跌宕欢歌,一路轻盈,穿过丛林,穿过山岩,穿过竹篱人家,穿过平畴广袤的土地,来到刻有圣泉的溶洞旁,这泉水从山体的熔岩中不断地涌动而出,溶洞前不大的石潭中始终注满清澈的山泉,通透的水中长满青青艾草。而这山泉从决口处,就这样不舍昼夜,任久旱未雨,这样一流就流过了千年,流过历朝历代的更替。

  南宋时期,九华山著名诗僧希坦借拜师访友之名前来造访,他写道:

  踏破苍苔径,幽居在岭巅。

  亭台清映月;松竹淡笼烟。

  佳客才登席,高僧忽起禅。

  呼童急煎茗,新汲白龟泉。

  这是怎样的白龟泉?难道也正像元末明初的九华诗人陈岩在另一首诗中写到:

  白云起处著招提,一领嵯峨众岭低。

  多少山间好风景,人来先看蒋公题。

  蒋公又是什么人呢?据记载:蒋公是元朝时期的青阳县令,他来到这里是寻觅幽静,还是来拜访一方土地?使得这股从白龟嘴中吐纳出来的泉水,万古长流,惠泽一方。而这股泉水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久旱未雨的季节,仍是这样平平仄仄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