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里人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自从离开故乡之后,四十多年来,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那些初次相识的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问我:“你是哪里人?”

  我的回答也是千篇一律的:“我是海南人。”

  紧接着他们又会提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有关海南的问题。在他们眼中,我俨然成了海南的“百科全书”或“全权代理。”这当然只是我的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却并非凭空而生,以我这几十年在异地他乡漂泊的经历,我确实感觉到,我们这些流落异乡的游子,时时刻刻都和故乡同呼吸共命运,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难以分离。

  五十年代初,我才十七岁就离开故乡远赴北京读书。初出茅庐的我,许多方面都固守着海南的生活习惯而难以入乡随俗。首先是一口浓重的海南腔的“国语”北京人听不懂;然后是光脚穿拖鞋进商店逛大街令北京人看不惯;到澡堂里“冲凉”,别人都把衣服脱得精光泡在池子里,唯独我硬是穿条衬裤在池边用水冲洗而成了“众矢之的”;最令北京人惊叹的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可我仍像在海南时一样,把毛衣穿在里面,外面套一件薄薄的白衬衫……。这便使我在北京人眼中成了“异数”(犹如今天的“另类”)。由此又进一步“误导”他们“歪曲”了海南人的形象:敢情海南人是这副德性!难怪一听说我是海南人,许多人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自然,这同时也表明,那时的北京人对海南非常陌生。

  过了若干年,到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放映的时候,情况就有点不同了。当别人知道我是海南人的时候,便常常会竖起拇指说:“你们海南的风景真漂亮。”或者再加一句:“你们海南的女人真不简单!”,好像海南只有风景加“娘子军”。这当然又是一种误解。而这种误解的发生又是出于人们对海南所知甚少。那时的海南,基本上还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与外界极少交流沟通,来往也不方便,人们只是从电影上看到过那里的大海、渔船、珊瑚和椰子树,似乎这就是海南了。我身为海南人,虽然很想予以纠正和解释,但又碍于故乡的贫穷和落后而难以启齿,不便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