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可以“愁”当有讲究人生哲理文章(2)

时间:2021-08-31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窘迫,穷困潦倒,事业失败,怀才不遇,欲望而不得,以内无仁德而窘迫,因此愁不堪言,破罐子破摔者多,走向罪恶者也不少;富可敌国,事业有成,官居要位,以内无仁德,依然苦不堪言,以空虚的心灵荼毒生灵者屡见不鲜,自杀者亦不少;而有并少见的圣贤之人,穷,修身显于世,流芳千古,达,济苍生,彰显天地之德。

  且不说流放半生的苏轼,达于天地,让生命绽放绮丽的光彩;且不说流浪漂泊一生的李白,于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想着平天下乱世;且不说一生苦难、居无定所,老病孤独中死于漂泊的小船上的杜甫,他忧愁,忧愁的是国家民族,忧愁的是天下万民;且不说绝望于民族出路的陈天华,自杀不为个人,而为民族;且不说皈依我佛的李叔同,从西化走到民族文化的复兴,从修道到皈依我佛都是生命的自觉;且不说海子,农业文明的最后一个咏者,以生命和鲜血试图唤醒沉睡的民族;且不说余虹,一个站在学术最前沿的佼佼者,因为此世之善、彼世之善的消逝,走向生命的终结;且不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科学家在科研生命的巅峰皈依宗教;且不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社科学者、文学家在事业的辉煌时刻,选择了自杀的方式决绝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世界。

  我们就说今世今时,有太多活着的人,并非恶人,并非魔鬼,却因为失去了修养人生的机会,与人生的终极快乐失之交臂;却因为失去了修炼人生之真的机会,与了悟人生真谛,与修得人生自觉,摆脱生命苦难擦肩而过;却因为末法时期,鬼魅魍魉的横行人间而痛不欲生,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穷”可以,在人生之“穷”中保持一点仁德的清醒,珍惜人身,不可因贪恋物欲而愁,若能升华天地,获得终极快乐,是最佳的选择;若不得不愁,愁是有讲究的,像李白、杜甫、苏轼那样,以济苍生,以天下万民福祉为己任,抑或修养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唯独不能既穷又愁,且仅仅是为了一己卑微的生命,为一己将一无所得,为苍生将无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