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石会说话教育随笔

时间:2021-08-31

  每到周末,家委会都会组织孩子们游玩、踏青。最近一次,他们去了美丽的崂山北九水。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崂山石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由此,我们想到了有关崂山石的信息,如崂山石典故、石刻、石头文化等。毋容置疑,以幼儿感兴趣的崂山石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感受、了解、探究青岛的自然和人文文化,对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十分有益。因此,师幼共同开启了崂山石的探究之旅。

  千奇百怪的崂山石

  孩子们带回来很多登崂山的信息和材料:有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有关崂山风景的信息报,也有孩子们崂山上玩耍嬉戏的照片……为此,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小组交流、个别孩子在集体中展示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共享信息,产生共鸣。

  润润说:"在潮音瀑,我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浩浩接着说:"我捡了很多石头,小石头是青色的。"硕硕听了,献宝似地说:"你们知道吗?山上的石头有各种形状的,有一个像人。"孩子们积极地讲述着自己在崂山上的所见所闻。

  听到孩子们的自主交流,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崂山石的喜欢。在小组讲述结束后,我马上组织孩子们再次将攀登崂山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了共享。这次孩子讲述得更加深入了,博博说:"崂山上有寿字峰,妈妈告诉我上面写的是寿字。"周周接着说:"有仙桃石的字。那个石头像桃子。"……

  讲者头头是道,听者津津有味。我们也趁热打铁,向孩子们介绍了事先收集的很多孩子们去过的崂山北九水、仰口等景点以及孩子们不了解的其他崂山景区的图片课件,使孩子们对崂山不同地方的景色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孩子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崂山景点石头的内容,如棋盘石、八仙墩等。之后,我们又鼓励、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或捏,或讲或演,表现自己喜欢的崂山石。

  在孩子们表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兴趣比较集中,主要围绕着石头的造型、颜色和石刻内容。孩子的作品及活动情况反映出一次登山观察不能充分满足孩子们自主探究的需求。为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拓展孩子们观察的广度和深度,我们鼓励家长组织孩子进行第二次登崂山的亲子活动。这次,孩子们制定了登山计划,乐乐说:"这次我要去看八仙墩。"小雨兴奋地说:"我要去看看崂山上的棋盘石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计划着探究崂山石的秘密。

  有故事的崂山石

  周末和爸爸妈妈再次登崂山之后,孩子们带回来的信息更丰富了,崂山的石头、崂山的故事、崂山的特产,等等。

  孩子们交流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琪琪说:"我看到崂山上还有海狮石、八仙墩,导游给我讲了八仙墩。"宣萱一听补充道:"八仙墩其实是八位神仙觉得崂山这里景色不错,就选择了在这里商量过东海的事情,最后就留下了这八个石墩。"……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着崂山石的故事传说,有的孩子还收集了《石老人传说》的连环画,这些故事传说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语言朴素诙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石老人传说》《棋盘石传说》《劈石口的故事》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孩子们交流得十分起劲,琥珀自豪地说:"我妈妈讲故事可好听了,她每天晚上都给我讲一个崂山的故事。"旁边的姗姗听了,说:"我也想听,能给我们讲讲吗?"琥珀痛快地说:"这样吧,我让我妈妈来给你们讲吧。"于是,琥珀妈妈被女儿"安排"到了幼儿园,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关于崂山的故事传说书,如《石老人的传说》《崂山道士》《崂山水》等,并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有关经验,我们开展了崂山故事传说收集活动。孩子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查找图书,收集到了更多故事传说,并进行讲述分享。

  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在他们眼里,崂山的石头已不仅仅是石头,而是交流、想象和创作的素材。在收集、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表达了也想绘画崂山故事传说的想法,这个想法正合我意。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查阅资料,了解连环画的绘画步骤,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崂山故事绘成一幅幅连环画,做成一本本图画书。故事传说的数量有限,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却越来越高涨。

  在把所有知道的故事传说绘制成图画书后,孩子们还是不满足。怎样将活动继续下去呢?我们觉得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自己创编崂山故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为了使幼儿明白创编的方法,我们先示范创编了一个骆驼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只骆驼接到了一个任务,把很多粮食从绿洲运往沙漠。在路过崂山时,它有些累了,就蹲下来休息一下。这一蹲,它看到了下面广阔的大海。它觉得大海太美了,就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起来,不料就此睡了过去,这一睡就是一千多年,变成了石头,留在了崂山上。

  我们创编的故事使得孩子们脑洞大开,他们有的自言自语地编着,有的开始和同伴窃窃私语。琪琪说:"老师,这个故事太好听了,我们以前怎么没听过?"月月也惊奇地说:"是您刚找到的吧,从哪里找到的?"我很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编的骆驼石的故事。"

  孩子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并跃跃欲试,想赋予自己看到的各种石头不同的故事。

  每天餐后,我们都组织孩子们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比如有个孩子编的《仙桃石的故事》是这样的:孙悟空听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开始了,就一个筋斗云飞到天上偷吃仙桃,吃着吃着不小心有一个桃子掉到了云彩上,又从云彩上掉到了地上,正好掉到了崂山上,他就变成了一块仙桃石。土地公公看到后赶快将他保护了起来,怕王母娘娘怪罪他,所以这块石头就留到了现在。

  孩子们创编故事的兴致越来越高,他们创编并制作了《夹脚石的故事》《绵羊石的故事》《仙桃石的故事》《狮子石的故事》等有关崂山的故事传说书。

  第二次登山,孩子们对崂山石的兴趣逐渐由石头本身转移到石头背后蕴含的故事。在幼儿的世界里,好像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固态的石头被赋予生命后马上就鲜活生动起来,他们的兴趣也逐渐浓厚。崂山自然风光的美一下子变得有神韵、有内涵,幼儿对崂山文化的探究也在石头与故事中自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