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可惜了故事(2)

时间:2021-08-31

  “七·七”以后,我们在南方的朋友们都十分地关心着他。许多人都劝他南下。他说,他怕鲁迅的“党徒”会对他不利,所以不能来。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托辞。其实,他是恋恋于北平的生活,舍不得八道湾的舒适异常的起居,所以不肯搬动。

  茅盾他们在汉口的时候,曾经听到关于他的传说,有过联名的表示。但在那时候,他实在还不曾“伪”。绍虞有过一封信给我,说,下学期燕京大学已正式地聘请他为教授,他已经答应下来了,绝对地没有什么问题。我根据这封信,曾经为他辩白过。我们是怎样地爱惜着他!生怕他会动摇,会附逆,所以一听到他已肯就聘燕大,便会那样地高兴!

  但他毕竟附了逆!燕大的聘书他也退回去了。其近因,是为了阴历元旦的时候,有几个青年人去找他,向他开了几枪,枪子为大衣纽扣所抵住,并没有穿进,所以他便幸免了。一个车夫替了他死去。

  然而实际的原因恐并不是如此。那一场“暗杀”并不能促使他背叛祖国。世间哪有如此的“一不做,二不休”之人呢?其原因必定是另有所在的。“必败论”使他太不相信中国的前途,而太相信日本海军力量的巨大。成败利钝之念横梗于心中,便不能不有所背,有所从了。同时,安土重迁和贪惯舒服的惰性,又使他设想着种种危险和迫害,自己欺骗着自己,压迫着自己,令他不能不选择一条舒服而“安全”的路走了。他在那个时候,做梦也不会想到日本帝国要如此崩溃,世界会是这样一个样子的。

  钱稻孙,另一个背叛祖国的人,会对一个伪立北京大学的教员——那一个人不愿用真实的姓名,要求改用一个假名字应聘,生怕将来政府回来了,会有问题——说道:“你以为会这样的么?我从来没有作此想过!”因为他们是那么坚定地相信“中国的命运”,所以他们才敢于做汉奸。这恐怕又是汉奸的产生原因之一。  周作人也便是这么想,而成为一个汉奸的。

  即在他做了汉奸之后,我们几个朋友也还不能忘情于他。适之先生和尹默先生好像都曾苦劝过他。

  周作人写过一首题为《歧路》的诗,试图对自己内心的矛盾,作一番理性的清理,但总觉得很难。

  荒野上许多足迹

  指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

  有向东的,有向西的,

  也有一直向南去的。

  这许多道路究竟到一同的去处么?

  我相信是这样的。

  而我不能决定向那一条路去,

  只是睁了眼望着,站在歧路的中间。

  而凤举先生和我,也常在想着,怎样才能使他脱离了那个汉奸的圈子呢?我们总想能够保全他。即在他被捕之后,我们几个朋友谈起,还想用一个特别的办法,囚禁着他,但使他工作着,从事于翻译希腊文学什么的。

  他实在太可惜了!我们对他的附逆,觉得格外痛心,比见了任何人的堕落还要痛心!我们觉得即在今日,我们不单悼惜他,还应该爱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