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设计思想:

  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

  以文本为基础,分析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

  掌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把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一)、知识与能力:

  1、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 复述故事情节。

  3、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蹑手蹑脚 纳闷 邪恶

二、课堂教学

(一)导语设计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二)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明确: 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整个故事发生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在四天里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四)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字左右,开篇如下)。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看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4、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5、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1)老贝尔曼是住在楼底下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曲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都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以外,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肚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他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