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的第六篇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材分析: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关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抓住词语,自然过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自由地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读后出示小黑板:一座天空连忙说话一年小象种呀种高兴极了)

  师: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愿意做小老师带其他孩子一起读吗?

  师:(指着高兴极了)这个词儿能读得更高兴些吗?

  师:(抓住高兴极了这个词语,继续发问)你什么时候就会高兴极了呢?

  (孩子们有的说得了100分最高兴,有的说收到生日礼物最高兴,有的说交了一个新朋友最高兴,有的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最高兴。)

  师:让小朋友们高兴的事儿可真多呀!可是,有一只小熊却高兴不起来,(贴出皱着眉头的小熊的图片)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师:(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明白这只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吗?

  设计意图:一般教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时,从生字向课文的过渡,老师往往会选用传统的过渡方式小朋友们,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在设计这一过渡环节时,我就摒弃了这一做法,抓住高兴极了一词,先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绪,孩子们很容易就将高兴的感觉读出味儿来了。然后抓住高兴极了继续发问,将孩子带入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孩子说出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让他们明白其实快乐很容易呀!这时再将不高兴的小熊带到大家面前,形成对比,孩子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它为什么不高兴呢?这样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