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接龙》大班科学活动教案(3)

时间:2021-08-31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活动难度逐步提高:一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度体现出了梯度。如第二个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识别与扩展,第三个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创造与识别。二是教师引导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知从一维发展到多维。如第一个环节的熟悉纸牌是为了引发和梳理幼儿关于扑克牌的已有经验,为之后的接龙游戏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中,教师出示的模式的基本单元为“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排除了数字这个维度,引导幼儿先后从颜色和花色两个维度总结模式,以帮助幼儿完成从一维到两维的认知跨越。第三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中,第一、二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两维,第三、四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三维,纸牌的差异属性维度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