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雪的早晨》教案(3)

时间:2021-08-31

  ②学生根据理解,再朗读第一节。

  ③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调读?为什么?(第二节是作者想起另一个小孩,想到了夏天的树林,还记得这个小孩手上提的东西……应该读轻快、活泼一点,因为夏天的树林是充满生机的,太阳出来了,多么灿烂,所以应该欢快一点;这个小孩有一双发亮的眼睛,他应该很活泼,所以读来应轻快一些……)

  ④学生朗读,互相评价。

  ⑤哪个同学愿意上台表演朗读第三节?

  ⑥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写了“很轻很轻的歌声”,作者正在想着这个小孩,语速要放慢;这一节写的是“下雪的早晨”,所以也要读得轻柔一点……)

  ⑦齐读第三节。

  5、出示课件《乡村雪景图》,配乐齐读全诗。

  6、指导背诵;

  7、同学们读得令人陶醉,能说说你从诗歌当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吗?(内心的喜悦,对小孩的关爱,期盼儿童永远快乐、永远幸福。)

  8、指导写字。

  (“院”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竿”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每字联系两遍即可。)

  [诗歌意境幽微,有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诗,最要紧的是透过诗句唤起诗情,走进诗境,学习、积累诗的语言。重朗读而“不求甚解”,便于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领悟诗的意境;熟读成诵,是促使学生语言内化的最佳途径。]

  四、自由创作,走进意境

  1、读了诗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2、人们常在冬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畅言,如:下雨时想着天晴的事,住在城里想着乡村的美丽等。)

  3、你能模仿课文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吗?  4、学生练习;

  如有困难,可先学老师仿写的诗:

  “雨下着,下着,淅淅沥沥,

  雨下着,下着,迷迷茫茫。

  绵绵的雨丝,洒在屋顶,

  斜斜的细线,笼着村庄,

  整个世界,多么轻柔,多么美妙。

  看着雨丝在飘洒,

  我想得很远,很远。

  我想起原野绿草如茵,

  一群孩子,撒腿欢奔,

  老鹰、金鱼、蜈蚣、飞燕……

  穿梭在碧野蓝天。

  这一切呀,

  我仍清清楚楚记在心间。”

  5、交流优秀作品。

  [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在充分地听、说、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练一练笔,体验写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