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民族》课程教案(4)

时间:2021-08-31

点评

点评一

  白老师所上的《我所知道的民族》这一课,较好地挖掘了课程资源,强调了课程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首先,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使之成为活动有效的课程资源。在活动中,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包括学生家长与少数民族朋友交往的事例引入活动,而且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与学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教师能够与其他教师取得联系,使专业教师(如把音乐老师请进课堂)也成为活动的指导者。学生在策划会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出谋划策,使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追求活动的个性和创意。此外,教师注重学生之间彼此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己的生活。

  问题与不足:1.在活动中,儿童缺乏彼此之间的相互评价。2.活动中对于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等,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调查。

  点评人:XXX

  点评二

  在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制作调查表、采访、询问等多种方式去获取主题活动所需要的资料,并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活动给予了指导,使搜集资料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同时,教师还充分注意到这一活动主题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以及课内外的延伸,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更好地落实了活动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搜集的许多资料和汇报交流,教师缺少指导和评价。教师不应该把活动仅仅停留在“我想干什么”上,还应了解学生为什么想这样做,准备如何做这一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指导,才能引导学生活动得更具体更深入,而不是停留在口号式的表白上。

  点评人:XXX

  点评三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知识不是民族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朋友,有的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怎样才能和他们相处得更好呢”的问题,这非常重要。相对于其他同类案例来,这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教师希望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实际地行动,在生活中做到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团结,这说明教师意识并理解了活动应当追求的目标。可惜的是,这一重点没有能够真正当作重点有效地展开。另外,教师的反思比较空洞、笼统,缺乏对教学中的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点评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