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的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