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组成和地势特点,理解黄淮海平原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地势特征。

  2.了解黄淮海平原上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理解它们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了解黄淮海平原上中、低产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

  4.能够利用黄淮海等区域的农业低产区分布图和相关地理资料,说明低产田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从中分析低产田形成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

  5.通过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及治理意义的了解,提高对自然灾害、自然规律的了解,并对我国的土地国情有更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它既是中低产田形成的限制因素,也是中低产田治理中应针对解决的问题,理解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中低产田的关键。第二个重点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华北平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农业区,也是我国重点的农业区。但其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原因就在于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分布比较集中。“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等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形成中、低产田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及师生互动式的讨论、探究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目前绝大部分农作物是从农田里生长出来的,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因此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按我国耕地比例占全国lo%计算,我国有多少耕地?据统计,在这么多的耕地中,约有2/3的耕地质量很低。这样的一批耕地上生长的农作物会怎样呢?这对我国的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何等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