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案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材理解】

  这篇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这种蕴含哲理的文章,教学中切忌操之过急,进行简单枯燥的说教。要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读读、说说中不经意间感悟、发现、明理。水到渠成,在阅读实践中达到能力提升与人文教育的双重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又有新的要求,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本文又是本单元的主打课文,有利于单元目标的落实。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借物喻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等词语意思。

  2.在读读、说说中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要点,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3.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借种树喻育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写作。

  课前谈话:学生猜读名人名言